“那是孙儿的一个贴身小宦官,原是匈奴俘兵。
后来净身充入宫中当差,因无人要,配到了杂役署。
哎!
如今孙儿身边四个宦官,全是杂役署出身。
两个贴身侍女,也是在那暴室走了一遭。”
刘箕可怜巴巴地,边解释边诉苦。
“你小子,装的这么可怜兮兮地样子。
是不是又有什么事情要求皇祖母应你?”
王政君也摸清了刘箕的套路,笑吟吟地道。
“皇祖母英明神武,料事如神。”
刘箕上赶着拍了一句,然后顺势道:
“孙儿前番体弱,现在为了打熬筋骨,特地让人修了这校场。
以后方便习练骑射,不如就把这上林苑校场,交由我这个匈奴亲侍管理。
以前皇祖母答应我,再长大些就可以组几百兵操演军阵。
如今恳求皇祖母,两件事一并允了吧。”
王政君习惯性的眯起眼,思索了一会道:
“这上林苑本也是大司马见你喜好郊游狩猎,有为你所建之意。
你把斗兽场改为校场,皇祖母心里也很欣慰。这里交由你的人来管理,亦无不可。
只是你要几百军队,足有一曲之数。你打算从南军还是北军调取?”
其实小皇帝在青州旱灾的行事,已深得王政君之心。
这两个请求不算过分,王政君自然也会应允。
不过调动京兆官军入上林苑,那就成了小皇帝的私军。
整整一曲兵,无论于南军还是北军都有些麻烦。
“我不用从京营南北军调兵。”
刘箕呵呵一笑。
“那?难道你要善骑射的边军?”
王政君看着校场对面的马厩。
想想远调边军入京,更是有点头大。
“皇祖母,都不是。
孙儿准备在青州流民中,募些十五到十八岁左右的少年,新成一军。
这样既解决了几百流民的吃饭问题,又不影响南北军各营建制。
皇祖母看,可使得吗?”
“如此甚好,本宫就应了你。”
一听小皇帝不要军队,只招些流民少年,王政君满口答应下来。
老太太思量着:
现在上林苑虽不能像当年一样,可以屯驻万骑。
但是几千军队倒是可以驻扎的。
小皇帝要招几百少年演军,就当是让他玩好了。
“到时候去流民里挑些少年,再掺一部分保万县的雏鹰军进来。
我的骑兵部队也要开张了。”
刘箕心中不禁也是暗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