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出息的庶子庶女自然也都记在她名下,享孝敬尊重,双方互惠共赢,何乐不为。
果然听得重昭又向她道:“阿焕是顶好的性子,对我姨母礼遇有加。如今家中两位表姐分别出嫁,姨母亲生表哥亦外放为官,年龄大些的仅剩他还不曾落得去处,姨母这才求到母妃这儿来。”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既已中了武举,朝廷合该有所安置才是。”
重睦话音未落,重昭已然摇头,声音压得更低:“阿焕生母并非良民,姨父他们也是回京之后才知道,她在临安县时嫁过那人,是位逃兵。”
接过慈衿递来手帕捻捻唇角,重睦心底不自觉惊跳半秒。
区区一个临安县,似乎不至能出那么多逃兵。
顾衍甚少提起他那位早早改嫁的母亲,因此重睦并不知婆母名姓,此刻压住心惊,保持表面淡然应声:“她既能安然逃过连坐,怎会突如其来翻出旧案。”
这便是此事奇怪之处,重昭那日听裴姨母向方德妃抱怨许久,只道裴姨父为官数年从未与人树敌,她更是谨小慎微生怕在女眷间行差就错。全家人绞尽脑汁,也不知究竟何时何处出了错。
“幸而姨父奔走数日方将此事走通关系压了下去,可阿焕也就此错失朝廷安置之机,只得等到两年后再行分配。”
两年后他已至及冠,年岁渐长,身为庶子也无法承袭爵位,若无功名加身,又该如何议亲成家。
可怜堂堂少年郎为着生母过往连坐之错,付出如此代价,未免残忍。
“我姨母向来最不愿给母妃添麻烦,此番是真的遇到难处方才想着借母妃之口求求封娘娘,毕竟封家乃我朝武将之,封娘娘总比他们有办法。”
裴家人只缘身在此山中,方德妃又从不屑深宫争斗将重昭养得聪慧却也单纯,看不出此事疑点所在,并不意外。
其实除却裴焕生母,根本无人能再做出如此下作之举。
从小养大的儿子记到了主母名下,她若不争不抢倒罢,可她能在裴家为婢时勾引裴姨父,绝不是什么好人家的出身。
更何况重昭提到裴焕性子极好,对裴姨母也十分礼遇,看在生母眼中必生嫌隙。
她便是端着毁了一家人包括亲子前程的恨意,也要将逃兵过往翻案而出,再正常不过。
此人不除,裴姨父家中今后定然难安。
瞧着这位妾室习性自私无耻如斯,重睦越觉着她与自己那位弃幼子于不顾的便宜婆母很可能是同一人。
既如此,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她自不能留着这么串不知何时会炸的炮仗干扰顾衍。
正待开口,忽地听见封贵妃与方德妃笑言:“看得出身手功夫了得,他日若有机会从军,必能闯出番广阔天地。”
她这话说得再明显不过,人是好儿郎,但抚北营尚不需要。
重睦有多重视程况,封贵妃身为母妃不会不知。
哪怕眼下程况受罚留京,她也不能轻易答应了方德妃给重睦心里添堵。
而方德妃闻言先是一愣,随后很快反应过来,也料到此行不会那般顺利,灿然笑道:“多谢姐姐谬赞,阿焕,还不快来谢过贵妃娘娘称赞。”
裴焕依旧有些青涩地抱拳行礼:“裴焕谢过贵妃娘娘。”
“从军之事,本将或许比母妃更能说上话些。”
递给封贵妃“稍安勿躁”之目光,重睦缓步走向裴焕,上下打量了他几眼,骤然抬腿出拳,度之快只叫殿内诸多宫人们根本来不及看清。
但裴焕反应迅猛,翻身躲开重睦出招,可惜在试图挟持她出拳右臂时反被她反客为主。
重睦嗤笑一声松开手,理顺额前丝,恢复端庄娴静模样与方德妃行礼道:“虽离入本将抚北营差了些火候,但若方娘娘不介意,便叫他先入平城官兵营历练如何。”
能有去处总比在家赋闲两年得好,况且方德妃心中有数,本也对抚北营所寄希望不算太大。
只是未及开口继续言说,重睦便已出声给了裴焕机会。
方德妃自是喜不自胜,与封贵妃道:“那当然再好不过,多谢姐姐,请姐姐受妹妹一拜。”
封贵妃摆了摆手,无奈笑道:“妹妹何必谢我,谢谢抚北大将军才是。”
重睦又哪敢受长辈之谢,忙亲自搀了方德妃起身,示意重昭扶她母妃入座,方才就着满殿欢声笑语行至封贵妃身边道:“驳了母妃所言,实在是有难言之隐。”
“知道你主意多,如此处事既卖了德妃面子,”封贵妃本也想等重睦近身时再问问可有其余去处,母女两到底是心有灵犀:“也遂了你所谓‘难言之隐,确实再好不过。”
第31章不成想还未等裴夫人开口,……
方德妃一家并未在栖霞宫叨扰太久,重睦也与他们一并告别。
随后并未急于离宫,而是专程前去养心殿拜见镇元帝。
七年来重睦每次从关外回宫都会如此行事,倒不是为着零星残留的父女情谊,不过礼数与习惯使然。
眼下正月未过,大殿阶前积雪三尺,重睦缓缓下轿,不偏不倚,正好瞧见有人素衣白袍跪在殿前,看身形应是郑淑妃与重晖。
慈衿别开眼冷哼一声:“假模假样。”
重睦不动声色摇摇头,与她低语:“随本宫去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