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县衙外贴出告示,扩增学社蒙童馆的名额,为1oo人
凡三岁以上孩童,愿意读书者,每日赠与半碗米饭。
军户优先。
告示一经张贴,不出半日。
蒙童馆内已经坐了满满的人。
原本1oo人的位置直接坐了接近三百个人。
而送完之后的大人,连看也没看,直接就走了。
生怕自己的孩子是名额之外多余的被人退走。
这些孩子不论大小大,大多眼神麻木,眼睛却很大,瘦的。
他们穿着破烂,其中在里面穿着打补丁衣服的孩子,算是衣装整洁得体的孩童。
而大多数瘦骨嶙峋,身子要比衣服小很多。
他们到了这里,并不吵闹,显示远出这个年龄的成熟。
“呜呜”
这时,学堂前面,响起一道极不合时宜的哭声。
是一个男秀才,她一只手捂着嘴。
一个女人来当先生多少有些骇人听闻,张云芝穿上了男装。
本来有心理准备的她,依然受到无比的冲击,人竟然能饿成这样。
学堂里的孩童看到前面的先生竟然哭了,有些不知所措。
终于里面年龄稍大的学生鼓起勇气问道:“先生,是不喜欢我们吗?我们保证专心读书,不惹是生非。”
“是的,先生。”
有的孩子跟着附和。
“不不不,孩子们,先生很喜欢你们,你们是最好的孩子。”
张云芝有些手足无措的摆摆手,生怕伤了这些孩子的自尊心。
看着大家安静下来,张云芝说道:“以后,我来教大家读书识字。”
然后,她在身后的白色的木板上,用木炭写上六个字。
人之初,性本善。
“跟着我念,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
从这些孩子聚精会神的眼神中,张云芝现,这些孩子都能看到前面写的是什么字。
这是晏公子明的东西,明明是白色的木板,他却叫黑板。
原本学社中每人手中有一本书,先生读,学生念。
然而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书本根本不够。
幸亏晏公子明的这个黑板,这样所有人都能看得见。
3oo个人一起读书的声音清脆而又宏大,在整个县学里回荡。……
3oo个人一起读书的声音清脆而又宏大,在整个县学里回荡。
有些在这里读书的人坐不住了,纷纷过来观看,啧啧称奇,讨论着这件事。
人群中的一名儒生脸上似乎有些不满,是晏海。
粮食是从他们家里拿出来的1ooo斤粮食,以前一两银子能买1oo斤米,而现在粮价暴涨,一两银子最多能买几十斤粮食,这1ooo斤粮食就值二三十两银子,而且粮价每天都在涨,一天一个价。
江家等粮商、家里有粮的乡绅氏族,最近已经赚翻了。
听说西安府秦王手下的粮店现在更是日进斗金。
给这些叫花子吃,根本就是浪费。
周遭的同学哪是在啧啧称奇,只不过碍于他们家的身份,不敢直接笑话他们罢了。
“开饭了。”
学堂前面的那个教书秀才喊道。
听到这一句话,晏海直接看不下去了,转身走开,他们吃的不是饭,是他们家的银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