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管庄子便管庄子吧。练练手也好。若是连庄子都管不好,也不用说别的了。
庄子远离府中,掣肘更少,或许倒更能施展得开。
苏氏点点头:“既如此,那便先这样吧。”
戚氏一笑,“今儿我就叫人把苇子岭农庄的账册给姐姐送去!”
“好。”
谢老太太笑呵呵道:“你们这样有商有量的多好?咱们都是一家子,一个锅里吃饭、一个屋檐下住着,要好大家好、坏了谁也逃不掉,正该齐心合力把日子过起来,你们说是不是?”
谢侯爷由衷深以为然,用力点头:“娘说的太对了!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其他人,别管心里边怎么样,当着老太太和侯爷的面,自然是欣然点头认同不已。
戚氏果然说话算话,将苇子岭农庄这三年多的账册全都送到了翠微堂。
刘婆子笑眯眯满口好话,东西放下就走。
至于苏氏有没有头绪、需不需要帮忙找人看账册,这可跟她没关系。
好在苏氏小时候家里做生意,认得些字,账本也见过,虽多年过去生疏了,但万事开头难,慢慢的自然便会熟起来。
谢云姝未雨绸缪,穿过来之后便以侯府嫡长女不能腹中空空为名,这段时间废寝忘食的狠补文化知识——至少让苏氏形成了这种印象。
所以,这会儿她便是能由生疏而熟练的渐渐看得懂账本,苏氏也不会太奇怪。
账本不多,母女俩一边商量一边看,两天便全都看完了。谢云姝心里有数了。
戚氏当然挖了坑,这并不奇怪。
如果戚氏真的规规矩矩退这一步,那才不正常。
苇子岭农庄的确是侯府名下占地最广的农庄,但也是出息最少的农庄。
占地46oo亩,只有4oo亩水田,剩下的全是旱地,其中更有一半以上的是山地。
并且还保留着数百亩的荒野山林。
庄子上的大管事姓唐,还有两位副管事分别叫丁吉利、岳安。佃户总共七十来户将近四百人。
别看庄子大,然而出产少得可怜,又养着这么多佃户,每年上交的米粮十分有限,种了不少果树、花生、大豆、玉米等,卖了折合银子上交也不过六七百两。
像去年那样雨水较多,天成不好,总共缴纳的银子才五百八十两。
除此之外,那庄子上还养了一些羊。每年还会送入府中三四十来头羊。
再就没有别的了。
因为那片儿庄子的确就是这种状况,谢侯爷当初是被人坑了才买下来的,因此也不在意,戚氏也根本不管。
毕竟侯府不差钱。
除了这一处,还有三处有大出产的农庄呢。
谢侯爷闲了,倒是喜欢过去跑跑马,荒郊野地的,跑起来带劲。
苏氏又让人请来侯府的大管家,问了问苇子岭农庄的情况。
府上的谢大管家是跟了谢侯爷多年的,对侯府忠心耿耿。
他心目中排第一位的主子当然是谢侯爷,苏氏作为元配大夫人,他自然有问必答。
谢大管家说了不少,基本上与账册上所记载符合,那一处庄子水田少,山地出产本来就少,所以真的就是这个样子,基本上属于半放养的地方。
他心里忍不住有些同情大夫人,大夫人这摆明了是被二夫人坑了啊。
苏氏心都凉了。
这样的一处庄子,哪儿需要怎么管?
管不出成效,她也没法再说要府上的管家权啊。可就这样的一处庄子,还想要怎样管出成效?
谢云姝安慰母亲:“咱们再好好想想法子,四千六百多亩的地方呢,怎么可能才这么点儿出息?咱们好好计划计划,准定能有所改变的。”
苏氏一想也是,点头笑道:“可不就是?稍微用点儿心思,想来出息便能有所提高了!”
“我也是这么说呢,到时候也就有话说了!”
母女俩相视一笑。
谢云姝是真的丝毫不慌,她还有大杀器没用呢。
“瓜瓜,跟我说说苇子岭农庄的状况。”
吃瓜系统憋啊憋快憋死了,吱哇叫嚷:“姝姝你终于问了啊!你们家这苇子岭农庄多大瓜啊,姓唐的那位大管事可是个人才。。。。。。”
谢云姝听得津津有味,这么听来,那位唐大管事,果然是个人才啊!这歪打正着的,戚氏怕不是给自己送了一份大礼啊。
谢云姝和苏氏商量着,亲自去一趟苇子岭农庄。
谢侯爷除了跑马来去匆匆去过几次,戚氏可从没去过,她看不上那穷乡僻壤荒野之地。
既然不去,自然不可能现那边有什么问题。
谢云姝想要将那处农庄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自然要亲自去一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