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不说帮自己亲人摆脱现在的困境,甚至还落井下石,坏了她跳出这个圈子的好事。
想起最近频繁来骚扰自己的那个丑鬼,常舒宁深深吸了一口气。
看来柱子这边行不通了,只能自己主动找机会和顾家人邂逅。
不过,不知道沈常念会不会又横插一脚。
她走了几步,老爷子招呼她来喝点粥,常舒宁笑着凑上前去:“可不可以加点肉丝进去啊爷爷,我好想吃肉啊。”
“行行,你们女孩子,是要吃好点,不然冬天落下病来可不好。”
常舒宁切了得有二两肉,弄成肉丝也有半碗,一边喝粥,一遍算计着尽量把自己吃得圆润点,那干柴的模样,就连柱子的这样的人都没办法彻底笼络。
常老爷子被她这肉丝粥吃了几天,有点受不住,赶紧拿了细粮去找人换粗粮,本意是可以让孙女也多吃饱几顿,却被常舅舅现亲爹的伙食不对,把常舒宁骂了一顿。
常舅妈倒是试图去拿几个鸡蛋回来。
倒不是偷,是小农庄里有个规矩,破损坏掉的鸡蛋别浪费,大家分吃就行。
她细心点,连有裂缝的偏小的也挑出来,到时候不吃,就带回来,闺女大了确实该补补,不然以后影响生孩子怎么办,不会有男人喜欢不生孩子的女人的。
常舅妈还寻思着,能不能让沈常念再帮帮忙,把封霆那些兄弟介绍给她闺女,说不定也和封霆那么能干,能给闺女一个衣食无忧的环境。
她是到现在还没彻底明白,能让封霆家达起来的,除了封霆自己有本事有胆量,就催个进步的因素以外,还有就是封家这一家子没坏种,最重要的,沈常念才是封家富起来的根本原因。
一心只想着给闺女找个有能力的汉子。
就是现在,她刚被警告过,还不敢太热情贴过去提要求。
等等吧,兴许春暖花开,粮食问题过去了,沈常念能再来走动走动呢。
常舒宁没再找柱子了,她开始在家里伺候爷爷,谁人见了不说一句孝顺。
沈常念在家待了几天,学做了几样药膳,家里人不太习惯药膳的口味,毕竟正是对浓香的菜肴喜好的时候。
沈常念自己吃也吃不了这么多,便给师父送了些,没想到他师父拎着药膳去了老相识家。
后来更是出了那样一件丑事。
大雪纷飞的日子慢慢过去,当河面上的冰不再硬的能容纳人在上面随意踩踏,春日已经接近了。
沈常念也将那本药膳食谱研习了一大半,作为师傅,老厨子深感欣慰,又送了一本食谱。
此乃一位文人所创,寥寥几行就是一个大菜,没有点基础的人,看了也是无用的。
“你做菜很,接地气,很有锅气,能在百姓、酒馆客栈饭店里受欢迎,可在摆盘、赋予菜的意境上还是差了一点,若是以后想走此道,说句直白的,花里胡哨的东西少不了,
而花里胡哨又是为什么呢,为了取悦中上层人,也就是脱离了贫民盲流阶层的那些人,因为他们最喜欢攀比、竞争、盲从、可说的话,带起的风潮,影响力也不是贫民可以相比的,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老百姓说你这个菜好吃,兴许大家会好奇,会围观,但是转头就忘,可要是一个有社会地位的人说你的菜好吃,就能轻易将你捧上去一个高位,让你的菜带上你的名气,一并升华,因此,我说日后想走此道,需要花里胡哨,就是要得到这些人所谓的认可。”
他在宫里多少年,最能展示的也就是这好看好吃结合到极致的本领。
如今既然想收徒,那沈常念便不能少学了这个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