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没有懈怠,一旦出点事那就吃不了兜着走。
然而在庐江没等多久,就看见徐承回来了。
“徐爱卿辛苦了”。徐承道“这是臣应该做的”。吴地就喜欢这种不具功的人。道“传旨,加封徐承为太子太保,赏金千两,宝剑一柄”。徐承大喜,这可是摇身一变成了三公了。
最关键是吴王的信任。
"怎么晚来了这么久”。吴地问“奥,路上被鄂邑大夫堵住了,于是几经折腾从长江北面绕路回来了,没想到差点和自己人打起来。”
吴地道“回来了就好,带回来多少人”,吴地问伤亡,虽然禁军紧急扩编了。可是比起三年训练的,这三个月的就差了一些。
“一个都没少,五千人,全会来了”“好,这事就是大功一件。你让莫夷他们归队把”。
对他而言三万五千禁军还是养得起的。
他由于“偷了”好大一块地盘,相当高兴,因此赏赐三军,那也是相当爽快。
安抚好士卒以后,吴都很快就找上了张道衍辛评两人。
“现在怎么办”。吴地亟不可待的说。
辛评道“修边塞,转入防御”。张道衍道“等,等机会”。
吴地一听,这还没怎么动手咧?这就完了,根本就不是自己想象的那种“大场面”。
哎呀,自己怎么了,这么好战,难道男人都是这样喜欢自虐,这么暴力!。
甩甩头,眼看着没事情可干,他就去指挥者马孙成,如何如何治理新建的庐江郡,如何招贤纳士,如何聚拢民心,反正一套一套。
吴地等人爽了。
可是另一个人,或者说两拨人就不爽了。
先最不爽的就是原主人白公。对于吴地不守信用偷袭了他的封地。他是怒火中烧。
可是一想到吴军庞大的实力,还有越来越靠近楚国的人口基数。他就冷静下令,石乞告诉他,兼并楚国东部九县后,吴国人口至少增加3o万,加上原本吴国宣传的官方数据13o万,那就是16o万人口。已经是三十万户的实力了。
而楚国少了这么多人口,再加上内乱造成的损失,已经只有2oo多万了,比吴国差距越来越小。
更可气的是,现在他还分为两个集团。是的拥兵十万的白公集团,和北方高举勤王大旗的叶公集团。
兵力上面他只是略占优势。一个十万,一个七万,差距真心不大。
而鄂邑大夫三万人马,很明显是防着吴军得寸进尺的,不论是白公还是叶公,都让鄂邑大夫死守鄂邑,堵住吴军西进路线。
结果鄂邑大夫还真心不乐意参合内部皇室斗争。和不愿意西进的吴军相安无事的呆在两国新边界瞪眼。
另一个就是叶县的叶公高,得知白公胜之乱,他没有多少犹豫,此前不惜代价借助郑国力量狠狠地重创了晋军以后,他就知道他争取了难得的时间,晋军再度集结需要时间。而他需要在一两个月就把白公胜干掉,不然晋国绝对会再度来袭。那时候腹背受敌,那就危险了。
于是立即下令“传令三军,勤王”。他的军队,遍布河南省中南部,家族人才精英都在他的势力范围,自然得听他的。他的号召力几乎相当伍子胥在吴国的号召力,多年的积累!几乎是一呼百应,很快招募七万精锐。原本应该更多的,可惜和晋军较量,死了不少。要想重创晋军,让他们打消南下的念头,不付出一点代价是很难得。
叶公毫不犹豫的起兵勤王,也把白公吓了一跳。他最忌惮的人和事,都是这个。
石乞和张孟谈显然不希望他退却,道“不进就退,如今我们减除了内部不稳定因素,那么就必须尽快镇压叛乱,不然恐怕会更麻烦”。
“你想如何?”白公盯着张孟谈:“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唯有集中大军和南下的叶公决一死战”。
白公犹豫。张孟谈气急“如果让叶公包围了郢都,恐怕军心就要乱了。”
白公急忙道“那就出兵八万让公子燕带兵两万镇守郢都”,张孟谈有点头疼。如果是他绝对是孤注一掷,先把叶公灭了再说,好不容易有三万兵力优势,怎能放弃。
石乞道“还需要借助吴军攻击叶公侧翼”。
白公胜此时也顾不上其他,吴国做大他不会死,但叶公v做大他一定会死!所以斩钉截铁道“好,就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