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崔氏存在数百年,根基当然不是朝皇帝能够比拟,加上民间的影响力,崔氏就算是在打压的情况下,依旧在朝堂有很大的话语权。
皇权,以李世民的秉性怎么允许世家大族的存在来影响自己的中央集权?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九品中正制使得门阀士族势大。
这种势头在前朝就已经严重威胁了皇权。
大唐一统天下,不管前朝氏族对于民间形成怎样的影响。
从太上皇开始到陛下,削弱氏族是必然的。
不仅仅是崔氏,他们陇右李氏也包含在里面。
这是关于家族内部和陛下协商的结果,李少康作为未来的继承人,也要去遵守这一点。
有得必有失。
失去了世家门阀的待遇,陛下会在别的方面补偿家族,但是别的五姓七望就不一定了。
削弱清河崔氏的第一步就是将它们的地位降低,从起初的氏族志第一降到李姓之后。
大唐姓李,所以皇姓李第一,外戚第二这是就基础的。
当然,李少康也从父亲和太子的对话中听得出来,要想使得世家门阀真正地被削弱,前朝的科举制就必须推行下去。
以后陇右李氏的家族子弟想要出仕为官,那么就和其他的寒门子弟一样,参加科考,平等竞技。
讲究才干,能者上任。
李少康知道科举制或许对当下的寒门和百姓给出了一条上升之路,但是读书依旧是豪门世家的特权,即使科举制能够改变朝堂的现状,不再是世家子弟一家独大,但是短期内,大唐多数的读书人还是以世家子弟为主流。
陛下有着远的思想,但是这条路终究是任重而道远。
寒门子弟想要真正的崛起,还需要一代代的寒门子弟崛起,去带动更多的寒门子弟才能在朝堂上形成势力。
和崔氏这类的门阀士族一样,五姓七望都是依靠过往的财富,维持其声望。
若是以前,这样确实能够经久不衰,可是当今的大唐,看得出陛下对世家门阀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最终崔氏会走向衰落。
崔氏积攒再多的威望与力量,也经不住科举制度的出现。
陇右李氏同样是世家,他们明白,一个家族想存留下去,不仅需要一个有战略头脑,有雄才大志的领导人,还需要去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清河崔氏的崔浩,在统治者需要的时候,他给予了崔氏无限荣光,但在不需要时,也会使其受难。
李少康不得不承认,光是对世家门阀的手段,就可以看出来陛下的雄才伟略。
他看见了一个即将崛起的大唐正在蛰伏着,等待着站起来的一天。
而此时,他就是其中的一份子。
看着手上的血衣,李少康叹气道:
“原来陇右李氏已经和崔氏站在了对立面,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五姓七望家族走到对立面。”
不知道这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页面试试。
白银长歌样的选择对于陇右李氏是对是错,反正父亲的选择就是未来陇右李氏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