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算换股组建的规模千亿美金的传承资产公司,和现金流因为减持很夸张的尖峰资本。
陈律仁实际上在陈添昇帮助下,对资产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分散优化”。
按照陈添昇的控股集团“4+2”模式,非控股集团“3+1模式。”
也就是陈律仁控制的公司,他只最多持股4o%,其中包括他个人和他的信托基金及其投资集团。
剩下2o%份额,交给其他关联的投资集团进行“价格管理”。比如天繇资本,比如万蚁资本,又或者珍爱慈善基金,Va公益基金。
这样,好处是,哪怕暴跌,也不用他一个人扛。
还有其他机构一起顶。
自然,赚钱了,其他机构也能分润。
而持股2o%的机构,自然不会长期持股,他们做短期的,如果有其他机构愿意买下,他们也不介意卖出。
换取别人手上有价值的资产。比如美洲银行集团,摩根大通集团等巨无霸。
全世界,现在他们可以窥视的优质集团,终于是有钱可以去染指了。
而没有被他们控制的,比如微软,他们会推选一个“带头大哥”持股2o%。
比如,微软,甲骨文,高通,全都是陈律仁的家族信托旗下新成立的传承资产集团,进行建仓。
钱不够,自然会有陈律仁从尖峰资本调集资金帮他们补足。
持股2o%,就意味着传承资产公司可以参加这些集团的董事会。并且由于过15%持股,还有董事成员的提名权和否决权。
这个事情,传承资产集团一家去办理就好。
所谓2+1,后面的1,就是持股一成,也就是1o%。
坚决不允许过1o%。
那样会导致他们“一致行动人”总持股过3o%,会威胁原有控股势力核心利益。
一般而言不持股高于33。3%,对他们是没有威胁,但只要过这个数字,威胁就太大。容易打起来。
有些红线。
他们必须提前达成协议。
否知哪天被其他财团针对,都不知道哪里犯了忌讳。
根据这个原则,尖峰资本,提出对苹果,谷歌,湾积电,亚马逊,英伟达,台积电,阿斯麦等多家公司的“优先控制权”。
天繇公司提出了对阿里,藤讯,网易,平安保险,茅台,五粮液,海天酱油。。。。。。等公司的“优先控制权”。
也就是他们会对这些公司,增持到2o%或者19。99%。
全志贤控制的长房信托旗下的凛冬资本,也提出了对三星,鸿海精密,中免,立讯精密,长虹集团,科大讯飞,隆基股份,韦尔股份。。。。。等的“优先控制权”。从凛冬资本的申请数据来看,金秋集团很明显有从地产集团,转化为工业集团的趋势啊。她投资的集团,太多都是高尖精的东亚地区的工业垄断集团。
然后是传承资产,提出了对甲骨文,微软,高通等多家公司的优先控制权申请。
然后是万蚁资本,他现在也有两千多亿美金的现金流,这一次光是交易费和做空赚的,就有好几百亿美金。
陈繇都目瞪口呆。
但对比帮助客户赚的钱,这又是理所当然的“利润”。
也难怪陈添昇要把万蚁控股甩给她。
这就是个定时炸弹,一旦被人知道他们靠“技术外挂”每年赚这这么多钱,分分钟要修改律法,堵死量化交易的缺口。相比起人类的感性,机器人,人工智能程序的绝情绝义,才是最适合炒股票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