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终于把尬聊转移到参观学习上来。
对于北理大学来讲,能源方面的研究成果比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更多,之前材料学校主要出一个国家特种钢材研究项目,而能源院系可不止一两个这么出名的研究方向。
也因此,
实验设备更加完善。
比起叶曦的破旧楼实验室,每一个项目研究机构的环境都比她好,这可能是参观的原因,带着看的都是有成就的实验室。
比如同是原煤转化过程基础研究。
这里实验室总面积有上千平米,办公室与实验室都非常现代化。
从小细节对比,别人实验室墙壁是一种隔音复合材料,叶曦的旧楼是红砖加某宝几十块墙纸,的亏旧楼地址在学校神隐地方,否则还可能扰民。
别人实验室是中央冷气暖气,叶曦的旧楼是自己掏腰包买的厉几台空调。别人实验室的整体专修,从办公室桌椅到灯具等都是专业设计师设计,而叶曦的是7o年代工厂旧房,灯泡都是自己买的。人家有电梯,他们楼梯都很窄很小。
想象恐怖电影中的鬼故事旧楼那样,旧墙外青苔与爬山虎都有。
叶曦
莫名奇妙有种心酸之感。
她当然不看重“外来之物”,主要是设备方面差距实在太大,他们至今还要腆着面子去材料员借人家的实验设备用。
若是别人也有项目需要做,他们自己只能调整计划。
再看看人家能源系设备。
激光多普勒动态粒子分析仪、马尔文实时雾滴测量系统、智能灰熔点测试仪、自动量热仪等大型精密仪器以及完整的煤质分析评价系统、大型冷模与热模装置
有这些智能化设备,
她的整体实验度能够提高至少双倍
什么是差距
这就是是。
叶曦看得有点眼红。
从简至繁的张春阳与谭晓艳
晓领导你该知道我们有多么爱你也该能想到为什么有些基础的操作,我们出现失误的频率那么高,因为从智能化到操作化转变,毕竟中科院的实验环境更强一些。
汤教授此刻正在讲解“我们实验室紧密围绕国民经济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科技问题重点研究解决煤转化核心技术,总有固定在编人员23人,在编客座研究人员6人,包括123项目席科学家”
介绍把科研环境与成果转化成数据,唐领导他们听得一目了然,然后也能从中找到可以夸奖的理由,或者怎么提问不引起尴尬。
期间,叶曦也有询问的机会。
她自然一点都不放过
“汤教授,请问那个完整的煤质分析评价系统的创建”
汤教授自然礼貌性回答。
两人很流畅地一问一答。
但听得云里来雾里去的唐领导与华主任每个字都能听懂,但合在一起根本听不懂,请问叶曦你敢问一些简单问题吗
领导们也找不到合适的话语接话。
几次过后,华主任重重咳嗽两声
“既然叶曦老师对于能源系这么有兴趣,下周你可以随时来能源局观摩一下,届时跟各位教授们再仔细探讨。”
否则继续下去,他怕领导们飙,也怕整个参观时间弄到晚上去。
于是乎,
叶曦满意了。
有华主任这么一句话,整个参观的时间完全没有白费,太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