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和明月所猜一样。
坠崖之处确实生长了一片野生的茜草。
她很快便将那块地承包了下来……
既然那块地适合茜草生长,她决定加大种植面积。
——
四月初,百花齐放。
簪花节已过,但京城中人簪花的热情,却从未消退。
虽然出了意外,错过了今年的簪花节,不知这京城中人对花的偏好。
但按照花店以往的惯例进货,又赶上了旺季,生意倒是不错。
明月将花店全然交给了之前的管事吴大姐打理。
这吴大姐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为人很是爽快,又颇为勤劳。
天生长了一副好嘴皮子,就是块做生意的料。
拥有这样好的员工简直就是前世修来的福分,明月只需在家躺着收钱。
虽说,祖母给的这间花铺挣不了什么大钱,但也可保证明月的日常开销了。
接下来。
她决定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染坊。
……
古代染料的提炼,不同于现代。
除了没有机器,全部需要人工来完成以外,工序也十分繁琐。
先要将草料洗净放入染缸之中,压实沉淀。
待沫后取出染草,再用白纱布将染缸中的积水过滤。
经过浸泡、搅浆、出靛、上缸等步骤,前后2o天左右才能做成,再把染料放入水缸水温保持在15到2o摄氏度,搅拌均匀后使染料酵。
最后,再添加石灰以调节水的酸碱度,沉淀数小时后取出达到最适合染布的染料。
当然,这只是制作染料的过程。
若是要将布料着色。
过程更加复杂……
原材料的事解决了大半,接下来的解决的是款式问题。
之前染坊生意一度不好,还是因为里头的雕工只会几样花纹样式,缺乏创新。
明月有些绘画功底,她研究京城人中的喜好,设计了一些新颖的样式。
坊里的雕工虽缺乏创新,但确是个一等一的工匠。
他照着明月的图纸,很快便能雕出模板。
明月也不得不佩服,古代劳动人民都有一双巧手。
他们的匠心精神,是大部分现代人都难以到达的高度……
四月中旬,明月设计出了十多款花样,投入了生产之中。
由于款式新颖独特,受到了京城女眷的喜爱。
不出一个月,染坊起死回生,生意竟意外的火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