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秦王箭慑敌胆,正要脱身,却见敌军大至,为两员大将正是单雄信、燕琪,口中高喊:“唐朝娃娃还不下马受缚!”直奔秦王杀来。那燕琪一心立功,一马先到,却被志玄舞双锤截住。单雄信乘势挺矟直取秦王。秦王见敌军势大,无心恋战,起手就是一招“银蛇吐信”,直刺单雄信咽喉。单雄信躲闪略慢,被一枪划过肩头,鲜血殷殷流出,伤虽不重,却早魂飞魄散,拨马就逃。燕琪正与志玄厮杀,忽见单雄信败下,登时心慌手乱,被志玄伸猿臂揪住系甲丝绦,只轻轻一提,擒拿过来。这时恰好有几个玄甲军士卒闻声赶到,上前捆了燕琪。郑军眼见两员主将一个负伤,一个被擒,一时大乱。秦王等乘势在敌军中左冲右突,无奈敌军众多,一时无法突出重围。正厮杀之际,却见秦琼、敬德率军杀到。这郑军众将都是认得秦琼的,谁不知他虎威,一时不敢上前,被二人保着秦王杀出一条血路,突围而去。郑军只是虚张声势地勉强追了七八里路,见离唐寨渐近,便收兵回归本寨了。秦王等一路厮杀,回到唐营时,早已一身尘土,满面血污。上前喝令守寨士卒开门时,士卒哪里还认得,连忙通报领队将领高甑生。高甑生远远望去,也不敢相认。秦王无奈,只得摘下头盔,高甑生这才敢确定是秦王回来了,赶紧命人打开寨门,将秦王迎入寨内。
却说单雄信率军回到郑营,王世充得知详情,不免惋惜。又听说秦王与秦琼等将士骁勇,更觉心中郁闷。忍不住叹道:“唐军如此,如何才能破之?”
杜淹劝道:“陛下不必烦恼。常言道: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陛下智略过人,李世民虽勇,又岂是陛下对手。”
王世充也自觉失言,唯恐影响士气,忙改口道:“爱卿所言甚是。量他李世民乳臭未干,何足道哉!”
众人正商议间,忽有太子王玄应遣使来报,称回洛仓城被唐军舟师袭取。得知回洛仓被袭,他人尚未觉得怎样,杜淹却立即脸色大变:“唐军纵取回洛,孤军必难久守。莫非李世民果真有意来攻洛阳?如此看来,陛下需立即回军夺回仓城,否则于我不利。”
王世充闻听此言,也恍然大悟,当即传令三军拔寨而起,撤军回国。回到郑国境内后,王世充也顾不得回返洛阳,便直接率军赶往回落仓城了。因为他深知回落仓的重要性,如果唐军当真要来攻打洛阳,而在唐军到来之前自己又不能夺回回落仓,那将是一场重大灾难。他不想再重蹈一次被李密围困的覆辙。当年他能侥幸战胜李密,如今却未必能战胜李世民。他要竭尽全力夺回回落仓。
当王世充大军来到回洛时,王玄应率众人将王世充迎入大寨,告知了回洛失守的经过。原来回洛仓守将达奚善定虽是一员猛将,却好酒贪杯。他自以为仓城接近东都,周边又无唐朝大军,因而日日饮酒大醉。却不料数日前被李大亮率领水军乘夜袭取了仓城。王玄应闻讯,立即便要夺回仓城,却连续两日攻城未下。到了第三日,唐将黄君汉有又率军来援。王玄应感到问题严重,便立即派人前去禀报王世充。
听了王玄应的介绍之后,王世充又问:“近日战况如何?”
王玄应道:“城中守军虽不甚多,但李大亮坚守不出,又善会守城。儿臣连日攻城,损兵折将甚多,却难以攻克。”
王世充道:“回洛仓得失,关系重大。明日朕亲自指挥攻城,必须拿下。”
次日,王世充指挥大军悉力攻城,回洛城虽几次险些被攻陷,最终却都被李大亮随机应变,化解了危机。直到天色渐晚,王世充才下令收兵。次日,王世充又亲率大军攻城。时至午时,忽有人来报:“李世民统兵十万来攻洛阳了。”
王世充闻报大惊:“此乃李世民围魏救赵之计也!虽如此,洛阳城内空虚,不可不回军救援。”
当下传令停止攻城,大军回洛阳。
原来秦王得知王世充已率军撤离谷州后,便对众将道:“此必李大亮已攻下回洛矣!然大亮所部兵马不多,难以对抗王世充大军。我当急兵驰援。”
杜如晦献计道:“我若赶往回洛,需与王世充决战。今我大军未到,不宜与之决战,莫若率军直趋洛阳。王世充闻之,必率军来救。我军便可据险安营,与之相持,待大军到时,再与之决战不迟。”
秦王道:“克明所言极是。”
便率兵直接开至洛阳城下,选择险要地势安下营寨,次日王世充便率军赶到了。王世充进城后,先不来挑战,而是迅布置城中防御。秦王这边也是守寨不出,却不断派人到长安催促援军。
却说李渊接到秦王的催兵奏报,先召来李建成与封德懿商议。建成道:“今京师之内已聚齐兵马十五万,当即刻开赴前线,且令沿途各地兵马就便开赴行营,以助二郎东征。”
封德懿又道:“今倾国而动,需防内部不轨之臣。近日杜伏威等虽来归附,然其心难测。当令其出兵助秦王,以探其心。”
原来自宇文化及弑杀杨广后,江淮大乱,杜伏威与李子通、沈法兴等各路群雄大动干戈,相互火并。近来杜伏威消灭群雄,尽有淮南江东之地。在丹阳修筑宫殿,自称吴王。但虽然如此,杜伏威却并没有与大唐一较高下的勇气。尤其是在得知秦王挟破刘武周之勇席卷中原后,杜伏威更感到了巨大压力,便派人到长安表示臣服。
此时李渊闻听封德懿之言,不觉连连点头赞许。少顷又道:“此番出兵,朕有一虑:秦王虽智勇兼备,毕竟年少。朕只恐其屡胜而骄,轻敌致败,故欲以屈突通为副以辅之。你二人以为如何?”
建成道:“父皇所虑甚善。”
封德懿却道:“屈突通忠谨持重,又颇知兵法,正好为秦王辅佐。只是老将军之子现在伪郑为官,若令其随秦王东征,恐多有不便。”
李渊略一沉吟,随后道:“此事朕自有主张。”
便召见了屈突通,与他商议道:“今大军东征,二郎虽善战,年轻,需有一稳妥持重之老将辅助。老爱卿可为朕保举一人。”
屈突通自然明白李渊是想要自己随秦王出征,便毛遂自荐道:“如蒙不弃,臣愿为陛下一行。”
李渊道:“爱卿若能代朕前往,自然最好。只是朕闻听老爱卿有二子在伪郑为官,万一王世充得知老爱卿前往,恐不利于卿二子。”
屈突通道:“臣本被俘之人,理当就死,而陛下不杀臣,反以恩礼相加。当时臣便立誓,必以残年朽骨报恩于陛下。今日正是其时,臣岂敢以二犬子为念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