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作为华夏历史上倒数第二个王朝,除了清朝及之后的人对他们的历史比较清楚之外,明朝以前的王朝对他们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不过他们可以看戏。
明朝自己的皇帝就没法看戏了,尤其是阿苒上一段话中主要人物的父亲,朱瞻基。
朱瞻基他为什么要那么做
看到弹幕上飘过的弹幕,朱祁镇张了张口,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还能说什么
此时的他已经把天幕中说的那些事都做了一遍了,于谦死了,弟弟也死了,他终于沉稳了下来,努力弥补从前的过失,但好像为时已晚。
看到天幕中说的未来,他有时候会想,如果最初的时候,他没有那么年轻气盛,没有被表象所迷惑,现在的情况会不会有所不同。
他不会和弟弟反目成仇,大明也能在他的治下更进一步。
可是,没有如果。
说不定在天幕上出弹幕的那个父皇,在看到这样的未来之后,已经厌弃了他。
我老朱家可算是说到堡宗了我就知道他肯定是压轴
挪威的鱼我大明战神值得压轴嘶声力竭jg
不上朝的酒中仙我瓦剌留学生难道不值
很多熟悉明朝这段历史的人都不喜欢朱祁镇,主要是因为经历了清末那些治疗低血压的事件,就觉得明朝皇帝的骨气尤为可贵,而朱祁镇是导致了明朝由盛转衰的主要责任人之一,更容易让人扼腕。
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说说朱祁镇的黑历史吧。
说实话,老朱家的基因还是很好的,在朱棣这一脉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虽然他的子孙性格五花八门,都不带重样的,但他们也是真的聪明,智商很高,包括之前说过的朱厚照朱厚熜朱由检,没一个是笨的。
理所当然的,朱祁镇也不笨,他还很聪明。
按理来说他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的,本身就聪明,还有个厉害的爹,他爸也是大明一代明君,大名鼎鼎的六边形战士。可是他偏偏成了个梗王,拥有全明朝皇帝最多的外号,包括但不限于堡宗、叫门天子、大明战神、二次皇帝、瓦剌留学生等等,可以说是非常少见了。
我们就从这些外号开始聊吧。堡宗和大明战神都来源于土木堡之变,这场战役是大明朝中央军队第一次生的失败战役,对手是瓦剌。最初的时候大明朝几乎没有人把瓦剌放在眼里,毕竟他瓦剌算什么啊从朱元璋时代开始就一直被大明朝撵着打,瓦剌找事的时候,朱瞻基带的那一批武将大都还在呢,谁会把他们当回事
可是,在瓦剌的进攻下大明军队一路失守,闹得人心惶惶。这种结果导致前后心理落差实在太大,于是在太监王振的鼓动下,朱祁镇决定御驾亲征。这个决定是一时冲动,朱祁镇本身也没有什么军事经验,行动前也没做好计划,于是最差的情况出现了。朱祁镇带的军队落入瓦剌的陷阱,明军大乱,死伤无数,朱祁镇本人被俘。
这就是堡宗和大明战神的由来。
两个外号带着浓浓的嘲讽意味,无不是在讽刺朱祁镇的轻率和鲁莽。
老朱一家陷入沉默,一国皇帝成为俘虏,实在屈辱。
在许多弹幕中,有一条尤为突出。
赵佶呆在皇宫里不好吗为什么非要上前线,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啊
紧接着又是朱厚照的一条弹幕。
朱厚照不然呢像你一样吓得把皇位丢给儿子,自己躲起来吗
天幕作为后世之人评价他们也就算了,赵佶可没有资格评价他们老朱家的事。他们老朱家的教育,就不准他们有一个怂的。自家人说自家事,其他朝代的皇帝可没资格评论他们,他没资格说祖辈的权利,但是太祖和成祖是有的,他只要看戏就行了。
和他有相同想法的也不止一个。
朱棣我大明可没有怂货。要骂他们自己来,还轮不到宋朝皇帝评价。
爱新觉罗弘历那可不一定,他可还有个叫门天子的称号呢。
他们大清的皇帝对明朝的历史那可太熟悉了,加上刚才莫名躺枪,乾隆忍不住插了个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