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男皇后能讓兩人都沒有子嗣之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半年前,宮宴。」凌秋桑也是到了這裡,才想起,「攝政王曾經羞辱過小皇帝,」
施懿一想,也確實是有那麼一回事。
說是羞辱,那也不盡然。
當時攝政王說小皇帝生得面若桃花,身姿若柳扶風,比起邊關的女子還要嬌弱幾分。
這話被太后的人聽去了。
沒準兒太后想的就是小皇帝讓攝政王做男皇后,是要乘機羞辱攝政王。
好讓他們內鬥得兩敗俱傷,然後她坐收漁利。
凌秋桑嘖了一聲,「看樣子,你這個原主怕是早就對我這個原主圖謀不軌了。」
施懿回憶了一下,似乎沒找到什麼端倪,「你登基之後,兩人除了在朝堂上幾乎也沒見過什麼面,應當來說是不至於的。」
而且凌秋桑登基的時候才十歲,攝政王也才十八歲,兩個人有著八歲的年齡差,就算古代人早熟,那也該是原主十五六之後才有可能。
雖說幾乎日日都能在早朝上見面,但是也不至於就這麼生出情愫來了。
但是一想到後面的囚,禁,強制愛,又覺得如果攝政王對皇帝沒有心思的話,那似乎也說不過去。
總覺得漏掉一點什麼重要信息。
兩人仔細翻找了一下記憶,依舊沒找出任何兩人在感情線上的端倪,但是他們同時注意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這事情,著實令兩人都有些震驚。
近幾年,西北邊關,關外遊牧民族時常侵擾邊關百姓的生活,燒殺搶掠,幾乎每年的春秋兩季都要重複上演。
邊關百姓是提心弔膽。
那邊卻一直沒有正式進攻,似乎就只是為了春秋兩季來大晉搶劫糧食。
但是聰明的人就能看出來,那邊就是在試探大晉的底線,試探大晉如今的國力和兵力。
一旦他們發現大晉這隻猛虎已到遲暮,實力大不如前,必然就會發起正式的進攻。
今年年初,鎮國公請求出戰,去平定邊關,但他到底是年事已高,早年間也受過重傷,身上有暗傷時常發作,實在是不宜出征。
最後出征的是鎮國公的孫子,至於為什麼不是兒子,因為兒子早些年已經戰死了,他孫子才是如今鎮國公的世子。
而這位世子也幸不辱命,剛去的時候雖然有些魯莽,受了一次重傷,但重傷之後,這位世子就支棱起來了。
他整頓軍紀,用兵如神,帶著兩千兵馬,殺到外族人王庭,還引來天雷神跡,讓遊牧民族的大王從此對大晉俯稱臣,主動停戰,簽訂條約,賠付牛羊馬匹,金銀財寶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