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李卫的神情也是一愣,“是国字号的那个朱记?”
朱家算不得皇亲国戚,但是因为粮食生意做得好,做得大。
连给北狄运粮这样的活计都能接到,便足以看出他们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有些时候官方都会给予他们大量的优待。
所以民间戏称他们为国字号。
如今大邱府的粮价,比青云府的高了一倍。
哪怕是比起两年前,李卫刚来此处的时候,也高了五成。
“他们的粮价,最近几天涨幅有点儿大。”赵南向李卫解释。
他其实是想提醒自家镇守使,其中可能有人在出手干预。
“朱记,不可能因为一座府城的生意,惹怒我李某人的。”李卫低语。
赵南这才赶紧低头。
他的见识,果然还是不能跟大人比吗?
他以为,朱记有可能跟那些宗派势力、世家势力勾结。
“去查查这三家粮店真正的老板。”李卫的声音严肃了许多,“如果查不到,就去跟朱记的人打招呼。”
“不,带朱记的人来见我!”
“是,大人。”赵南点头。
那可是朱记,李大人竟然连他们也想动?
他不敢询问,最近在李卫身边,他学会了尽可能少说话,多做事。
“这几天,就一个案子都没有?”赵南在出去之前,李卫又询问了一声。
“还真有一件,就在这些卷宗最底下。”赵南说完,退了出去。
有案子?
李卫有些惊讶。
他刚刚分明已经过了一遍。
仔细翻了一下才现。
原来这个案子,还真不能算案子。
事情的缘由,是因为一家子人,家里的儿子之前出门做生意。
这一去,就是大半年没有半点儿音讯。
家里人都以为这个儿子,出了事情。
往常的生意,跑一趟最多三个月。
尤其这一次,他带足了本钱。
家里有的没的,都支持给这个儿子做生意了。
眼看儿子一去便杳无音信。
这家人就以为他们这个儿子,出了事情。
就这样,家里老太太思念儿子过度,这就一病不起。
好不容易左借右借,花了不少钱财把老娘救活。
又因为最近这些时间,粮价飞涨。
于是乎,没有办法的二老,只有把家中尚未成年的女儿,卖到了青楼。
这个女子还有几个月才能满十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家里虽然不舍。
但是之前老娘生病时,能借的都借遍了。
有些亲朋甚至还因此,变得老死不相往来。
无奈之下,才有了这样卖女儿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