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继“禁吐甜杆令”后赵柯然又发了一条关于招募人的。
书墨念完招募条件后,引得一片哗然。
提问者层出不穷。
“大人,你们说这专门招老翁?那老翁能干什么?打扫的活计叫我来啊!我前日还被抓去扫了一条街,那也算是有个经验了。扫起来决计不带含糊的。”
“这银钱可还不少,又供吃供住的。就是早起些,这我也能做。我身强体壮的,干的肯定比老翁好啊!”
“大人,你们考虑考虑我们啊!”
“是啊大人,要老翁他们干不了什么活啊!要我们吧!”
书墨一人喊不过众口,他将铜锣挂在胸前,拿起木锤就是一敲。
“当!”的一声响,人群慢慢安静了下来。
书墨扯着嗓子喊道:“这要什么样的,那是县令大人说了算!你们在这瞎嚷嚷个什么劲?”
众人缄口不语,这是县令大人的意思,他们总不能找县令去闹。
“后面有的是给你们的工作岗位,何必苦追着老翁们的?”书墨指着一边的桌子,说道:“有谁想替家中爹娘报名的,可来我这登记。
登记好后,我们衙门会派人上门面试。若是合格了,不日便可上工。”
话音刚落,本已安静的人群再次沸腾,人挤人的谁都想早一个报名。
谁家没个上年纪的爹娘,他们自己做不得,那也得给爹娘争取上。
给衙门做活,还能进劳动工会,做啥都有保障,这可不比做别的事强?
一上午的功夫,报名的人就记满了几大页的纸。
书墨午时送去给赵柯然看的时候,他正好在看许郡送来的信。
既然许郡有这心思,那他能帮便帮了。
书墨放下手里的登记名册,对赵柯然说:“少爷,这名册我先给你放这了。没什么事,小的先告退了。”
赵柯然抬头看了看,喊住了要离开的书墨,“正好先别急着走,你让如风去一趟书院。将几位先生请来,说我有事相商。”
“是。”
作者有话要说:玉米杆是妈妈说小时候会吃,甜甜的像甘蔗一样。(有读者小可爱说味道清甜,不及甘蔗的甜。
想来是母上大人久远记忆中的玉米杆地位很高,可媲美甘蔗。文章中修改了关于玉米杆的甜度。)
“三节精华部分,含水含糖量”这里是百度查的资料。
第74章火药
如今赵柯然建立的学院在院读书已近千人。
学院收的孩子不分性别。只要年龄合适,都可来学院读书。
又因有住宿的地方,每到休息日还有专门的马车接送。许多村子里的人家有条件也会将孩子送来读书。
有劳动工会人的村子,送孩子来读书的要比别的多上许多。
不管男娃女娃,这读了书的和不读书的还是不一样。
村子里一家送了女孩,那其他家也不甘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