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这段时间,屡屡有兵马调动。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以为都是在为攻打南诏而准备。
后面现一队队的兵马的去向完全不同,大家才意识到了情况似乎不对劲。
“大郎,吐蕃国现在老老实实的,你去安排人马对付他们干什么?就吐蕃国的那些领土,我们就是攻打下来了也没有什么意义啊?”
郑观音作为皇太后,虽然很多时候都是不会干涉朝政,但是并不表示她不关心朝政。
“阿娘,您说的有道理,占据吐蕃国,从经济上来说,确实比较难看到直接的效果。
但是我们要反过来想,因为吐蕃国的存在,因为吐蕃国未来可能给大唐带来的伤害,我们会损失什么?
一些商家去青海城附近展的时候,是不是会有很多的顾虑?是不是会影响青海城附近的经济展?
那边如今是我大唐精盐最大的生产地点,这里面蕴含了巨大的利益,吐蕃国看了肯定会眼红。
朕有信心自己在位的时候,让吐蕃国没有办法占据我们大唐的便宜。
但是子孙后代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所以朕不能把问题留给子孙后代,要在朕的手中把这些问题都给解决了。”
李承宗倒也不是非得跟郑观音争执什么,而是想要让自己娘亲能够理解自己的做法。
毕竟,郑观音会有这个困惑,就代表着其他一些人也是有类似的问题的。
既然如此,那就干脆好好的检讨一下。
“可是我听说吐蕃国那边的情况跟其他地方都不同,我们大唐的将士进入了吐蕃国之后,水土不服的情况非常的严重。
很多人直接就变得浑身无力,不仅没有办法作战,甚至连性命都有危险。
有人说这是因为吐蕃国有天神的保佑。”
郑观音的这个说法,也算是很多文臣武将担心的一点。
耗费财力物力,结果却是打不赢,这个结果绝对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
“阿娘您对吐蕃国的情况还是挺了解的嘛。这个事情朕也是知道的。
确实,就像您说的一样,许多唐人去到了吐蕃国之后,都会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
越是身体强壮的人,这方面的影响越是明显。
渭水书院医学院和物理学院如今正在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联合研究。
从目前还没有公布的研究结果来看,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一种高原反应。
通过《渭水周刊》和《大唐报》上的一些内容,我们已经有很多人都知道在我们生活的四周是有空气的。
而人体呼吸的时候是需要消耗掉空气之中的氧气的。
根据渭水书院的研究,在高原上面,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要明显的低于平原。
一直生活在那里的人可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生活在平原的人去到这些地方之后,就会出现不适。
阿娘您刚说的那些问题,其实就是这种不适的反应,渭水书院内部把它叫做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虽然会对大军出征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高原反应并不是不可以缓解的。
一方面,服用一些药物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高原反应,另外一方面,提前让将士们在高原上进行适应性的生活,也能大大的缓解高原反应。
基本上,经过了适应性训练之后,只会有非常少部分的将士还是没有办法适应高原上的生活。
这么一来,吐蕃国赖以生存的屏障,对我们大唐来说就不存在了。
结合我们新式火器,灭掉吐蕃国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
李承宗很是认真的给郑观音解释了一下吐蕃国相关的事情。
反正这方面的内容在将来的《大唐报》和《渭水周刊》上面也都是会表的。
“当真如此?”
虽然李承宗说的很有道理的样子,但是郑观音却是觉得接受起来有点困难。
“那是自然!阿娘,您什么时候看过朕打没有准备的仗?”
“可是哪怕是顺利的把吐蕃国给征服了,我们想要统治这片荒无人烟的区域,也是很困难的。”
郑观音又提到了另外的一个困难。
千百年来,中原王朝的疆域没有非常大幅度的进一步扩张,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四周的领土有点没有价值。
至少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阿娘您说的问题,固然是存在的。不过,通过推进道教和佛教在高原上的传播,再通过商业和移民手段的配合。
另外再让捕奴队好好的活动一番,吐蕃国的统治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难。
除此之外,通过吐蕃国,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进入到天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