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能做的,就是特意吩咐了对那些战争所造成的伤者死者都予以抚恤。
所以虽然对这男人及同伴的遭遇有些同情,但是他也不会因此就想着要止战之类的。
毕竟并不是他想不再征战,北边匈奴就会停止侵扰脚步的。
然而通过男人的话,刘彻却是发现了另一个问题:“我记着这一次征兵时,朝廷颁布的征兵文书应该说了不征家中独子的,你那同乡家里没有旁的可以照料家人的父亲兄弟吗?”
刘彻还没有不通人性到将自己国中百姓逼到那种地步,早在征兵一开始就已吩咐过,如果男子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那这样的人就不强征入军中。
又怎么会出现眼前男人同乡的那种情况?
“你想的太好了。”中年男人咕噜咕噜将杯中浑浊的酒液喝了,道:“朝廷倒确实是为我们着想,可每个家庭是什么情况,向来只有常往村子里来的小吏知道。从前收田租的时候就是,有时田地分明已经转卖出去了,却还要缴纳那份田地的租子。若不是租子低咬咬牙能扛下,我们乡里人早闹起来了。”
他吐出一口气,颓唐道:“但是征兵的事却不是忍一忍就能过去的,有钱人家不想儿子被指去战场上,就会拿出钱来免战,那些小吏收了钱便会去另外的人家找补,反正朝廷也不知道每户到底有多少人。”
这些零碎却事关生计的百姓家大事,在刘彻这里连被提一提都不配,所以刘彻竟是完全不知道。
大汉朝官员体系松散,长安城的朝廷官员还好说,如果仔细算到各郡国的底层官吏去,那确实有许多错漏。
总归只要呈报上来的数字是一个能够满足上层的数字,底层的混乱是不会有人注意的,就连刘彻也从来没想过那些不吃朝廷俸禄的小吏是拥有多大的权力。
刘彻敏锐察觉到了这其中藏着有多大的隐患。
如今只是一场小小的对闽越国的征战,就不知在这种错漏调查下毁了多少家庭的生计。
等到刘彻想要对匈奴来一场旷日持久的倾国大战时,这种错漏也就会被无限放大,到时候前线不知能不能取胜,后方怕就要乱起来了。
百姓才是大汉朝的根本。
先前荡漾在胸中因胜利而起的喜悦情都消失了,刘彻重站起身欲离开。
中年男人见他要走,也没有挽留的意思,只是又自己给他自己斟了一杯酒。
“对了。”刘彻忽地念起方才男人向自己提的事儿,转身道:“你那同乡的事儿朕已知道了,之后会指人来你这问详细情况的,你与他说便好了。”
言罢他没再多说,带着韩嫣与孩子们回宫中去了。
第63章鼓舞喂你口甜吧
王恢与韩安国领着军队到了宫门口,却没能见上刘彻。
说好了是在宫门外受奖,他们也不敢擅自闯进宫中去问,便只能带着仍怀着激动的将官士兵们安静等待着。
刘彻的车架自侧门入宫,将常服换掉,穿上了上朝时所着的玄色大袖长袍,又戴上了有些沉重的帝王冠冕,乘上架辇出了宫门。
这次孩子们就不好再随着他去了,且方才听那中年男子一番话,倒也让他们各自都动起了心思想办法。
而刘彻却是将先前被那中年男子勾出的忧虑暂时抛开了。
毕竟那些候在城门口的将士们都未大汉立下了赫赫战功,博来了这一次胜利吗,一腔热血正是滚烫的时候,他此刻提征兵的祸端等于是凉他们的心。
一码归一码,刘彻不至于将对朝廷官吏系统担忧的负面情绪感染到自己军队中士卒的身上。
他专属的架辇极显眼,巨大的擎盖绣着繁复的图纹,更是有荫庇万民之意。
将士们只远远望见了,就克制不住兴奋之情了,甚至有人激动得浑身发颤,几乎昏倒过去,靠着同伴的臂膀才得以站稳。
整支千人队伍都躁动了起来,王恢怕惹了刘彻的不喜,回身喊了几声安静都没起到作用,也只能无奈作罢。
而队伍中的士卒们一开始还都只是杂乱而小声地发出惊呼,及至刘彻的乘架落地,这声音便统一了起来,化作了山呼“陛下万岁,大汉万年”之声。
刘彻怎么可能不喜被臣民推崇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