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蓝芝一生病,开始的时候还能去上班。可后来,有同事现她经常咯血,就反映给了领导。领导了解情况后,就不敢让她来单位了,怕传染。
这病跟季节也密切关系,越冷,病情会越重。天一冷,高兰芝就不得不去医院常住。
住院,就要有人照顾;应望宗因要负责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他不能在医院常住。这个任务就只能落在孩子们身上。
不足十岁的老三要带着老四。十六岁的老大,在一年前已经跟着应望宗做起了学徒;隔三差五地来医院照看一下妈妈是可以的,但不能天天。
因为老大除了是学徒的身份外,还是公司的职员;哪有天天请假的员工?很明显,单位是不愿意的。
而这个时候的应益言,刚上初中;相比较之下,他最合适。
虽然每天要去读书,但好在学校跟医院顺路。而且,应益言也乐意照顾生病的妈妈。
其实,妈妈除了在病重的时候,需要他守院外;平常多数时候,他还是可以住家的。
当然,住家也不比医院少折腾。每天他都是第一个起床,先做好早饭;草草吃完,就要赶去医院。负责照护妈妈穿衣,收拾,洗脸…
有时候要帮着输液,打餐;有时候要扶着去卫生间;有时候要搀着去院儿里转转…
尤其是输液扎针,高兰芝最害怕;初时还行,可经不住总扎,手上、胳膊上都是针眼;慢慢就有阴影。
每次扎针时,高蓝芝都会忍不住握着儿子的小手;别过头,不敢看。
懂事的应益言会故意做鬼脸,吸引妈妈的注意,逗妈妈开心。
扎完,应益言怕鼓包,并不着急走,会多待一会儿;可高蓝芝不让,转脸就催他去学堂。有时候催急了,应益言会佯装离开;然后透过窗户或门缝儿,再偷偷看会儿;确定一切正常后,才会离开。
待到上午放学。
铃声刚一响,应益言就第一个冲出教室;一路飞跑。等赶到医院,已然是满头大汗。
上午两个小时的课,除非运气不好;多数时候,他都能赶在大夫起针前。
输完液,应益言听大夫的叮嘱,扶着妈妈在住院部,平房前面的空地上散散步;直等到老大应益昭送来午饭。
到了下午,妈妈躺在病房睡觉,应益言则再回学校。
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很是富余。他医生说过,新鲜干净的空气,对妈妈的病有好处。只要天气好,应益言都会背着妈妈,去不远的山上;呼吸新鲜空气。
小小的身板,虽背负着的是妈妈,却感动的是整个医院。
为了照顾这对母子,也为了避免耽误孩子的学业。医生和护士,会尽量将问诊和输液时间,往前安排;有意创造更宽裕的时间。
即使如此,应益言也常常迟到;有时候都来不及吃饭。每次迟到老师都会骂,他也不解释;低着头,任其教训。
有时候老师心情好,骂完两句会让他回座位;若碰到老师心情不好,就会让他呆在教室门外,罚站。
应益言有个关系很好的同桌,叫楚江月;每次迟到,对方都能猜到,他肯定又没吃饭。女孩心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天都会为应益言准备点吃的。时间一长,俩人的关系就更亲密了。
至于应望宗,虽然建筑公司有食堂,中午也提供午饭,但他还是要回家的。因为他要给呆在家里的孩子,做吃的。
若不回家做饭,医院也有饭堂,应益言中午可以在那儿吃;也可以让应益昭从公司打餐,负责给送饭。
可是,家里的老三和老四…这俩孩子,年龄太小;若是一整天都无人看管,让人始终放心不下。
于是,思来想去后;应望宗想在上班期间,把俩孩子托付给王红玉。
王红玉是高蓝芝以前的同事,俩人关系不错;不仅同在棉纺厂上班,还都在紫荆镇上住。
刚开始那会儿,王红玉经人介绍,嫁给了在炼钢厂上班的林国安。
因为在棉纺厂,她是临时工;结婚以后,为了照顾孩子,断续了一段时间,最后,决定辞职回家,做了全职主妇。
在应望宗看来,养孩子跟养牛羊没两样。反正都是养,一只是赶一群也是放;多一个两个的,费不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