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心完成一天的课程,离开学校也散步去附近的书店。
他没有进去,只是站在外面,听着排队买书的人聊天。
“好多人买这本书,奇怪,明明网上攻击它的人那么多。”
“那你呢,你觉得怎么样?”
“我无所谓啊,只是觉得他们吵得有意思,所以想买一本看看写得什么。”
“嘿,我也是这样……”
“加我一个,你们有看网上那篇长评的抨击吗?我就是看了,觉得这作品写得东西有意思,反而想买来看看。”
这话一出。
队伍周围安静了片刻,然后一双双眼镜染上了激动的神色。
“不是吧,你也是这样?”
“这……我还以为只有呢,没想到大家都是这样想的?”
“我是……”
“我也是……”
“我也,那篇长评攻击的点,反而提起了我的兴趣。”
“没错没错,充满暴力、杀戮的复仇宣泄作品,市面上似乎没有这样的轻小说。”
“赞同……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才来购买。”
排队的人如同找到了知己。
在短暂的交谈之后,气氛就变得极度热烈起来了。
常心微微一笑,转身离开,汇入人群。
深藏功与名。
那篇自黑的长评并不是毫无道理的,也不仅仅是对町田苑子所说——扩大热度,挖掘市场,多一个黑粉就多一个真粉。
而是更重要的作用,反向造势……
沉着当时TakI带起节奏,抨击的风气大涨,来一波火上浇油。
如同你在一部没什么人看的小说下面,评论
“主角冷血无情,狠辣狡诈,简直毫无人性……”
“主角就是个疯子。”
“充满戾气的作品,看得我极其难受。”
“作者毫无道德观念吗?”
看到这样的评论,有很多读者反而产生兴趣了。
他们会觉得
“卧槽,作者这么敢写的吗?”
“我倒要看看怎么个冷血无情,疯子无人性?”
“新奇的故事,点进去看看。”
常心的那片长评,精准地剖析出小白文的特点,站在高高在上的道德婊角度进行抨击。
当时这本书初售就一万册,真正看过的人没几个。
跟着叫骂的人,多是人云亦云。
所以道德婊的角度很满足他们的心理,认为长评是友军。
但实际上,对潜在读者来说,那些针对性的抨击,反而是像“这把刀太锋利了,差点割到我的手”、“这鬼屋太真实了,吓到我了”、“不敢相信,他家的豆腐脑竟然是甜的”的言。
是在出信号……
是在筛选读者……
潜藏在人类基因中的暴力因子,会让读者本能对暴力、血腥感到刺激,产生回应。
愤怒、复仇、暴力。
这些要素一定会有读者喜欢的。
常心借助那篇长评,精准地勾动了潜藏在他们心中的渴望。
表面上对第三人称不喜,留言要把‘勤劳的搬运工’冲烂。
实际上路人当中,一大批喜欢这一类作品的读者看到了,纷纷转化为常心的粉丝。
“这么猛的吗?那我要试试看……”
“感觉好带感……”
“不喜欢的人太逊了吧,这简直是非常棒的故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