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上的舞台搭建简陋,灯光也不比大会堂内的明亮,很多时候都有点吃动作和演员的身影。
但舞台比大会堂的要宽敞许多,更方便这次舞剧的演员们进行站位和表演,也能让底下的同志观众都能更加近距离地看到舞台,连同舞台上的灯光黯淡也是宋甜枝很喜欢的效果。
这也算是误打误撞,把舞台搬到这个一切设备都很简单的操场的意外之喜。
前面的同志报完幕后,最先上场的文工团内的男演员。
扮做波斯商人伊努思和随从,正带领着商队在干旱地大漠中赶路,走至半程,遇到狂风骤起,所有人都被卷入了漫天的黄沙中。
等到再次从沙漠的掩盖中醒来时,伊努思睁开眼睛,现自己已经被人在飞沙中救下,而救下他的是正是舞剧的一对主人公父女。
故事从这里开始。
讲述在丝绸之路上,敦煌画工神笔张带着女儿英娘救起了被卷入风沙的波斯商人伊努思,但女儿英娘却被强盗掳去,被迫开始学艺,沦为歌舞技艺人,后面又被救下,与父亲经历悲欢离合,最后英勇地在27个国家的交谊会上,为父亲报仇献舞,揭穿市令和窦虎的恶行,确保了中外友好的关系的舞剧。
第一幕便是女主角英娘正在市场里含悲起舞,却赢得众围观路人喝彩的画面。
这第一段的舞蹈宋甜枝并没有上场,而是在旁边被幕布遮掩的角落默默注视着台上的王素等人,眼底都是欣慰。
半年来,进步的不止是从只会杂技变成对舞蹈逐渐熟悉的王素,还有文工团的很多人,大部分都是从她第一次当领舞就开始跟着她的一二队的同志。
这次英娘前期的技艺舞蹈,正好适合一队她选出来的同志。
她们有着更具有表演性和难度的杂技功底,仿佛千年前的英娘被迫受人奴役跳舞,就在眼前。
直到第一章结束,英娘被父亲神笔张找到,英娘也被之前被他们父女救下的波斯商人伊努思出面赎身。
台下都是一片安静和为父女重逢而感动。
紧接着,宋甜枝并没有让台下观众思考太久,迅安排第二幕的演员上场。
第二幕是此舞剧中最经典的片段之一,是英娘在莫高窟内跳舞的画面。
她也安排了非常适配的演员上场,却不想其中一位演员在跳舞中因为太过紧张,再加上舞台的边缘搭建简易不牢固,一脚踩空,直接摔下舞台。
台下瞬间一片哗然。
舞剧也因为这突然情况像是按下了暂停键,所有人都愣在了舞台上,不知道该怎么办。
之前排练也没出现过这种情况,而且……那摔下去的人,是她们舞蹈中很重要的人一环。
宋甜枝在旁边也皱起了眉头。
舞蹈几乎全部都是她自己创编的,为了保证每个上台的演员都有自己闪光点,她并没有按照之前的独舞,反倒只是采用了相同的故事线,其他的走位和动作和传统的《丝路花雨》舞剧有着很大的差别,少一个人,英娘跳的整支舞蹈的连贯性都会垮掉。
但比起这个,她更关心那名摔下台阶的演员情况怎么样。
舞剧中出现小插曲是她之前经常遇到的事情,其实也不用慌张,也没必要自乱阵脚,但要是演员因此受伤,那才是得不偿失。
“这……舞剧是要暂停了吗?还是失败了?”
“俺也不懂,她们咋都不动了?”
“天嘞!这算是在舞台上丢人了吧!”
“这是弄啥呢?演一半人没了?”
众人议论纷纷。
站在台下看舞剧的丁竹芸,在看到有演员摔下台,下意识地就咧开了嘴角。
见旁边的人都逐渐有点想上去关心那演员,才后知后觉地摸着自己的脸颊,收敛了笑意。
就在有同志和领导都准备去看那名同志时,舞台上方,一位抱着琵琶舞姿曼妙,婀娜动人,衣袖绸缎飘飘欲仙的少女仿若从天而降。
浓橙搭配墨绿,色彩艳丽。
甩袖随意飘零,却不是轻飘飘的没有力量,柔中带刚,柔若无骨仿佛如水,但每一个动作的爆力又如同王羲之的狂草一般,虚无缥缈,下笔所到之处,笔锋苍穹有力。
那少女面上带着面纱,几个舞步来到舞台边缘朝那名演员伸出手,眉眼微挑,风情万种偏又高高在上。
那名演员立即会意,与她如同壁画上舞在一起。
两人反抱琵琶,如飞天转世。
这一幕,瞬间让旁边握笔停滞不前,无法画出壁画的神笔张仿佛茅塞顿开,重新提笔在画壁上作画。
第二幕结束。
《反弹琵琶极乐天》
几个大字出现在画壁底下。
掌声轰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