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会施行以工代赈的方式,也就是招收工人。
他们负责对河北三镇进行重建,朝廷给他们放工钱。
赵煊可是知道华夏的基建有多么的厉害。
如今,他也想要开启基建模式。
免费的劳动力只能是劳民伤财。
那么,如果给工钱呢?
国库里面的钱财不是很多,但是却也能支撑一部分的工钱。
只有这个钱到了百姓的手中,百姓才能有钱过日子,而他们不可能把钱一直放在手中,还是会花出去的,花出去之后,这个钱也就会慢慢地回到国库。
再加上,赵煊建立了铸钱司,属于三司管辖,专门铸造钱财,铜钱的出产量减少,提高了金币和银币的出产量。
而且,金币和银币用的还是合金,让金币看起来更加金光闪烁,银币看起来也更加银润亮泽。
纸钱已经被蔡京给玩儿废了。
失去了公信力。
再加上,现在的技术并不是那么的成熟,纸钱还是会有很多私人可以模仿,制作出来更多的假币,这种假币流通之后,会很容易然整个大宋的市场混乱。
赵煊要解决的就是南北展不均衡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北宋时期会存在,到了明朝的时候,也会存在。
江南水乡,是很容易养出来才子佳人。
河北之地因为自身风气的原因,就不是那么容易养出才子佳人来。
不过嘛。
赵煊也没有打算让河北之地养什么才子。
以后,完全可以在河北建立工学院和军事学院,养出工匠和军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不管如何做。
那都不可能在河北之地养出白净的白面书生来。
以前,朝廷的工作重心是北伐。
如今,朝廷的工作重心变成了结盟瓜分大金,以及治理河北三镇之地。
“摊丁入亩、重商税、轻农税、轻徭薄赋、以工代赈,以这些方式来治理河北之地。”
“你们觉得如何?”
赵煊对李纲、何栗、胡安国、吕好问、胡寅、赵鼎、秦桧、王时雍等人问道。
重商税、轻农税、轻徭薄赋这些都好理解。
只有摊丁入亩、以工代赈这两个政策就有一些不太好理解。
“陛下,如若在北地施行了摊丁入亩和以工代赈这两个政策,臣担心,若是南方的百姓也知晓了,他们也想要施行,又该如何?”李纲回道。
摊丁入亩当真是一个良策。
可是,这种政策放在北地应该不会出现太大问题,北地现在已经是十室九空,那些个世家大族在此番的金人南下之中,受到的影响最大。
所以他们可能并不会反抗,也没有那个能力反抗这样的政策。
可南方就不一样了。
要知道,在户部、御史台、三司的调查之下,有一些大家族,那家族的良田可是有着几百亩之多。
像是江南的四大家,已经有上千亩良田。
这要是摊丁入亩。
他们承担的岂不是更大?
四大家定然不愿意。
可是百姓愿意啊!
这是减轻他们赋税的最好的政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