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o章收复燕云十六州之战
韩世忠手持锄头在地里劳作。
整个大宋的海军将士们都参与到了济州之地的春耕之中,一颗种子都不留。
靖康三年的秋天还算是一个丰收之年,好在荆湖路的开荒提前完成,秋收之后的粮食可以供应北地以及大宋海军的粮食消耗。
不然,他们没了粮食,可能就要散伙了。
如今春耕再临。
韩世忠也带着大宋海军十万余人一起投入到田间劳作中。
完成春耕之后。
就要整理装备,开始出海北上。
等到北伐完成之后,又会回到济州之地,完成秋收的任务。
其实这种方式多少有一些像是隋唐时期的府兵制,战时出征、春耕和秋收之时解甲归田。
一直等到五月初的时候。
将士们才66续续地赶回来了。
都是校尉、都统等带队出去劳作,每一个县城都有人,负责当地的官田,又或者是当地地主的田地耕种。
基本上也都是按照当地短工的工钱来计算,将士们也不是白白劳作的。
一个是弥补人手不足的情况,以免有一些土地因为没有充足的人手来及时耕种,以至于浪费,二来,也是让将士们可以和当地的百姓们进行交流。
也算是一种互动,还能让他们有一些钱。
韩世忠治军也还算是可以。
关键是,如今乃是什么时代?
是政吏清明的时代。
谁敢乱来?
一个不慎,那是要掉脑袋的。
等到完成了春耕之后。
十万余的海军将士们也都回到了济州城,他们大部分都是住在了船上。
韩世忠的主舰乃是按照隋朝时期的那个巨大龙舟打造出来的,在舰船的两边,有着巨大的船桨,上面还放着一门靖康大炮,两边则是比霹雳炮还要大一点儿的大炮。
其次,是五艘副舰。
这五艘副舰的规模比主舰小了很多,却也比帆船大两倍不止。
上面容纳的人数也是帆船的好几倍,也配备了靖康大炮和霹雳炮。
然后就是五百艘帆船,八百条渡船。
渡船就很小了。
不过,渡船和帆船相互配合之下,能够承载不少的人。
这也是这一年多来,韩世忠打造出来的海军全部,十万余人,也未能全部上场。
因为船不够啊!
这一年多的主要资源也都放在了主舰上面,长达6o米、宽15米、高13米。
这麽大的主舰。
其耗费的财力、人力、物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嘛。
赵煊还是能够挺住。
通过他的那些手段,吸取上来的钱财还是比较多的,再加上和西夏互市之后,其实把以前的一些铜钱也都吸回来了,在济州建造这样一个主舰,还是没有问题的。
东海之上。
在汇入大海之际,水的承载还是比较小的。
不过嘛。
韩世忠他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