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办公桌的架子上则摆着六部不同颜色的电话,比领导办公桌上的三部电话还多一倍,也不知哪一部电话是最亲密的朋友和家人才能接通的。
大班台右手边挂着一幅郑板桥的真迹——《竹声萧萧》,旁边则是一副对联,语出可以称为近代民族英雄的左宗棠:
“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左手边则胡乱放着一堆书,看样子老人时不时会翻阅,不像有些内地商人,办公室后面满满一书架的书,但都是崭新的,从来没有看过。
景秀饶有兴趣地检查老人平时看什么书。
有经济类的,也有哲学类的,甚至还有《资治通鉴》。
景秀本来非常敬佩老人学识渊博,学富五车,但因为身高,不经意瞟到了老人没有及时塞到抽屉里面那本翻得卷边的杂志。
《penthouse》(阁楼),这本杂志景秀穿越前已经停刊,他真没看过,但他为什么一眼就认出来了呢?
因为湾湾岛有一位自称是近代文学史上前三名全是他自己的名人,曾经被抓去绿色的岛坐过牢,他说当时让他能熬过去的原因是他偷偷地撕了一页《阁楼》杂志里面的双胞胎美女插画。
这杂志可是和《花花公子》齐名,是二十世纪后面三十年最受欢迎的成人刊物。
真没想到年过花甲的老人也和自己有同样爱好。
景秀觉得自己和他的距离特别近。
本来老人就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小老头,个头不高,对待比他儿子还少一截的景秀也是以礼相待,一点架子都没有。
别以为有钱人在一起不谈国际形势就是谈生意往来,老人和景秀聊了半天,一个字的生意都没谈、
而是随意地问着景秀关于他成家没有?父母还好吗?魔都平时爱吃什么?天气怎么样?等等家常琐事。
当然他这种每一秒能价值千金的大富豪不会这么闲得蛋疼,找个内地的小伙子扯家常解闷。
景秀嘴上也风轻云淡地回答着,有时候还反守为攻,问起港岛的事。
来吧,互相猜谜吧!
毕竟景秀对老人的家史和未来的展方向都了如指掌,而老人却对沉睡的巨龙欠缺深层次的调查。
一明一暗地交手中,老人明显点了下风,特别是景秀又顶了一个特使的光环,更让他有了先入为主的概念。
虽然半桶水的景秀语句中有很多明显的差错,但老人父子都听得津津有味,真把他当成可以在魔都呼风唤雨的大人物。
午餐就在旁边的小餐厅进行,老人不喝酒,景秀也只能以茶代酒。
所有的菜品都是由阿钟亲手制作。
他吃着阿钟在港岛厨艺界独占鳌头的三个名菜:船王炒饭、仙鹤神针和火焰大王蛇,觉得也不过如此。
心里想到电视剧里的宝总和范新华,他们肯定也吃不出什么味!
都是吃泡饭长大的,你说知道朱家角的腐乳好吃,我信!
你说干炒牛河好吃,我半信半疑。
毕竟那时干炒牛河在魔都并不常见。
你说火焰大王蛇是人间美味我信你的大头鬼!
你充其量吃过烧烤大黄鱼,大王蛇哪有你吃的份。
好不好吃其实和景秀关系并不是很大,因为老人饭量小,没几下就吃完了,他一放筷子,景秀也不好意思继续吃,也只能推碗说吃饱了。
吃没吃饱,但茶水是喝足了,接着就得谈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