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气得浑身发抖,指着那小吏:“荒谬!我要进宫面见娘娘!刘家栽赃之心,明明是私德有亏,怎能污蔑我儿!其心可诛!”
五城兵马司的人哪敢惹她,毕竟是侯府老夫人,这还是太后娘家,小吏满声都是哄言:“下关不敢欺瞒,一同前去的还有御史台监丞刘相刘大人。”
朱氏这会儿谁都不认,这两日高氏被她折磨的快疯了,也不敢丝毫吐露刘家小娘子丢失的事宜。
朱氏心中还是只觉愤恨,还没有意识到事情已经不可挽回,依旧蛮横要进宫。幸亏柳氏匆匆赶来。
见朱氏又在犯浑,立刻说:“阿昭在府中,老爷让我来看看。你不可如此胡闹了。”
朱氏看着妯娌是来逼迫她,张张嘴,竟然气的昏厥了。
柳氏大惊,一番忙碌之后才出来见那小吏,小吏也是冤枉,此时已经畏缩。
柳氏已经知道此事了,也知道此时不能善了了。
虽然老爷回府后就和她说了,她也是气愤,明明年底的时候已经和刘家赔礼了。并且她也和刘家示意过了少不了那位小娘子的前程,更何况她还将人带进宫了,没想到刘家转头就反咬一口,真真是歹毒。
老爷倒是看不出多生气,只是最后说了句,未必是坏事。
可眼下,不就是坏到极点了吗,哪还能顾得上以后,就是她也瞧不上刘家,还自诩书香门第,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嚷嚷的满大街都知道,还有没有点礼义廉耻了。
她满心糟糕的问讯了一番,尤其听说卷宗已经写成,毫无破绽。此时非阿昭娶亲不能善了。
妯娌一心攀高枝的心思她再清楚不过了,她连婉淳都看不上,更何况刘家小娘子。
忠义候府中一派肃静,整个上午府中人都战战兢兢不敢出声。
大高氏被囚在小院内不准出入,待听到贴身侍女进来禀报后,她听得快意大笑:“老虔婆,老天都不帮你。我倒要看看你还做什么美梦,等着攀天家的高枝……”
周荣听得大惊,捂住她的嘴:“你不要命了!”
大高氏丝毫不怵:“我要不要命又如何?她欺辱我们,就把我们当人了吗?”
周荣一言不发,可见已经是积怨已久。
周荣最后也只是说:“可惜父亲去的早。可我终究有姨娘要奉养。”
大高氏大笑:“你放心,刘氏进门后,自有她教导,我就不信她还能像从前那样日日盯着我们。”
周荣也叹息:“刘家也是胆子大。”
大高氏白他一眼:“富贵险中求,他们自然愿意。况且周聿昭年少就有才名,又有太后娘娘给他铺路。”
赵幼澄一直在等定亲的消息,直到正月二十二日,冬凌才传信,忠义候府和刘家的亲事定在二月十七。
毕竟不光彩,亲事也定的仓促,据说是朱氏请了柳氏做媒定下的。
赵幼澄猜是皇祖母定下的。
皇祖母定然恼了,因为这件事实在有些离奇了。皇祖母肯定想不到她如此偏爱的侄孙做下这等令她丢颜面的事情。
此事也不是按照她的意愿处理,事情超出了她的掌握,她定然生气了一番。
周太后盯着座下的人,目光凌厉,气的半晌没有说话,实在是让她都不知该说什么。
她斟酌再三,犹豫再三,身边人没人不知道,阿鲤的亲事她最属意周聿昭。
周聿昭也知道她的打算,他也上进,往日表现可圈可点,小表兄妹虽然不见得多亲近,但毕竟有亲。可就是这么一个信任的人,给她做下这等糊涂事。
她气恨之后反而无话可说,只说:“则定日子,早日完婚。免得再丢人!”
朱氏想要辩解几句,看周聿昭跪在那里十分心疼。
周聿昭一句都不辩解,对所有指认都认了,因为陛下也知道此事了,并教训了他几句。他再不认就是不想要前程了。
刘家现在在他眼里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
他要先把眼前的事情处理好。
他给周太后重重磕头:“是。”
朱氏见不得宝贝孙子这样可怜,还在试图辩解:“当日与他一起出去的还有醇亲王府的赵延之……”
“闭嘴!”
周太后盯着她问:“赵延之领着女娘子在灯会上堂而皇之走动了吗?赵延之别院中有女娘子留宿了吗?赵延之成亲已经两载有余,只要属意自然可以纳入府中,他呢?尽快成婚去吧,成了亲,随你们怎么管教,我老了,管不动你们了,去吧。”
柳氏吓得垂首一言不发,跟着吃了顿挂落。
朱氏更不敢再辩。
周聿昭面色沉静,他自己被人暗算了,只是是谁暗算的毫无头绪,为今之计只能迅速成婚,将此事压下去。
“儿臣辜负娘娘教诲,令娘娘蒙羞……”
周太后今日火气太大了:“我能丢什么面子,别人说起来,也不过是一桩风流韵事。”
她说着舒了口气:“风流好颜色,人之常情,不算什么大事。你也不必自此消沉,专心为陛下办差才是正事。”
周聿昭听着心沉了沉,太后越是不当事,就越是坏事。怕是彻底厌弃了他。
周太后也不等他再说什么,催促道:“行了,婚期紧促,回去准备吧。和和美美将人娶进门,我对阿弟也有了交代。往后我也能安生过我的日子了。”
三人俱不敢多言,依言退出来。
周太后满眼都是失望,他对周家孙辈的宠爱丝毫不少,对周聿昭更是。他就是这么回报她的。
想起阿鲤,阿诚,她又满心无力。亲情隔阂,儿孙凋敝。当年的雄心不再,只剩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