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为堪舆界祖师杨公一脉,唐代曾封国师,金紫光禄大夫,收徒曾、廖、赖,后四家为江南地界乡绅自成一派,名望极甚,子孙繁茂,后清末国家沉沦,南方杨家各支纷纷投入救国,当时杨家最多的资源是投入国党(有钱有势)
当时女主祖父(杨敬宗)一脉是家族旁支,属于家族底层,曾祖母重病,为医治致家贫无继,1920年的中国,直皖战争爆发,国家经济继续变差,家中最小的幼弟幼妹更是因家贫,相继夭折,祖父为生计,外出务工,减轻负担,也为小家求活路。
于1923年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1926年10月加入共青团
1927年,参与广州起义
1928年,参与南昌起义,入党
1930年起任红军第2师特务连连长、炮兵连连长,参加了吉安战斗和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与宣传部女兵李美芳结婚
1931年长子出生,名杨继军
1932年次子出生,名杨勇军,夭折于1933年冬
1934年参与长征,率团强渡天险乌江,全歼嵩明县城守敌,继又参与强渡大渡河为后续部队打开通路。到陕北后,任红2师旅长
1936年,先后任红军第42师新编第92团长、红1军团第3师2团团长,曾率领队伍坚守阵地三昼夜,打退国民党军师的轮番进攻长,
参加东征战役,后任红2师师长,率部参加西征和山城堡战役
1937年春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三子出生,名杨卫国
1938年10月,外嫁长姐
姐夫一家死于日军燃烧弹袭击,母痛病加身,时日无多,父唯一一次,动用地下同志关系,传信至延安,信中痛述日寇暴行,勉力亲儿务必杀灭日寇,报仇血恨,勿为记挂
1939年3月,投入抗日一线,家中再无消息
1940年,妻死于百团大战,享年
1942年,地下同志送信,父死于日寇清扫,三弟一家已失踪,至此老家再无至亲消息
1948年,解放战争,因旧伤入院,结识护士林清(京城知识分子家庭),再婚
1949年,建国,任华北军区副司令,京都军区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中共总参谋部委员会第三书记,解放军军副总参谋长,中共军事委员会常委,国防委员会委员
1950年,四女出生,名杨安
1951年,立国之战,家中长子杨继军入朝,战死于沙场,无嗣,享年20
1955年,共和国授衔,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五儿出生,名杨晖
1959年,三儿(22)响应号召,援边,实际上是政治斗争殃及池鱼,导致发配出京城,后在边疆安家落户,发展,后成为新疆地区副省长退休,每年会来看望父亲,1964年生长子,名杨华景,继续扎根新疆,从政,1966年生长女,名杨丽景,嫁外交官,1970年生三子,杨容景,入军队,1972年生四子,名杨博景,赴美留学,搞计算机工程研究的,后回国创业,这一支全部,1994年回京城参加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