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香,你死哪去了,还不回来干活!”东院,姚氏打外头回来,隔着墙头见明香在这边,便没好气儿的喊了一嗓子。
吓得明香一激灵,回过神来,匆匆说了句,“堂姐,我妈叫我了,我先回去了。”然后一刻不敢耽误,赶紧翻墙回去了。
张明花翻了个白眼,轻哧了一声,大伯娘将明香看得真紧,多呆一会儿都不行。
自己几次相看对象不成,看来多半就是出在明香身上。也不知道她怎么做到的,还真是深藏不露呢。
又过了几天,席子编完了,张明花头上的伤也好了,纱布拆掉。
左额偏上方,一道近三公分的暗红色的血痂,初看看着有些狰狞。
张明花照着镜子,仔细将长辫子挽起来,然后戴上围巾出门,她准备去集市看看。
最近的集市就在马家沟北边四五里的地方,每月逢九是集日,周边几个大队的人都会聚在那一处交易。
张明花将两张席子用麻绳捆好,背上,她嫂子也跟着一起去。
姑嫂俩也不坐车,一是带着东西不方便,二是生产队的牛车晃晃悠悠的人还多,就几里路不如走着快呢。
刘美娟背着大篓子,里面是一些晒好的木耳跟蘑菇,家里多得吃不完,听说集市上有专门收购的,虽然卖不几个钱,但苍蝇腿也是肉不是。
席子值钱些,张明花编得密实又平整,两张席子卖了四块六毛钱,令很多人看得满眼羡慕。
将钱揣好,姑嫂由东到西一路逛下来,很多社员都去修水库了,所以今天集市上人并没有往常多。
称了两斤盐,买了几盒火柴,又打了半斤醋,张明花还买了三盒哈利油,留着擦手,以前不介意,现在她多少有些嫌弃自己的手太过粗糙。
那边有卖肉的摊子,可她手里没有票,就挑了两根骨头回去炖汤喝。
刘美娟在一旁欲言又止,小姑子这么乱花钱了,回去肯定被婆婆骂。
“没事的,嫂子,没花几毛钱,你不是又有了吗?炖汤给你补补。”
张明花笑了笑,壮壮都快三岁了,她嫂子终于又怀上了。
“明花咋你知道的?”刘美娟羞涩的摸着小腹,她刚怀上,日子还浅,除了她家明辉谁都没声张。
“大哥跟我说的,他走时不放心,让我多照顾点儿嫂子。”
“有什么好照顾的,我又不是头一回怀了。”再说现在农闲,生产队不上工,家里也没什么活,正是养胎的好时候,她一点反应没有。
“那也得注意。”张明花把背篓接过来,“走吧,嫂子咱回去吧。”
没什么买的,趁着时间早赶紧往回走,中午还能喝上骨头汤。
到家,张明花才知道她大姑来了,而且来了有好一会儿了,正跟她妈坐在炕上叽叽嘎嘎的唠嗑呢。
张大姑,叫张玉芝,比张长贵大两岁,快五十了,她家日子还行,儿女没有太累心的,跟隔壁的姚氏同龄,但比较起来,她要略显年轻些。
这次来看看老母亲,顺便给明花送去疤的药膏,“明花,这药膏你记得晚上睡觉前抹,要把脸洗干净,坚持一个月就能见效果。”
张明花借过大姑递过来的小罐子,“谢谢大姑,我一定记得抹。”
“放心吧,大姑找人打听了,这膏子可好使了,像你这种疤,又不深的,尤其管用。”
张玉芝爱怜的摸摸二侄女的头,这孩子模样长得好,脸上可千万不能留疤,不然太可惜了。
第16章
“大姑,这药膏一定不便宜吧?”
张明花手上的罐子十分小巧,没有雪花膏瓶子大,拧开盖子,里面是糊状的绿色膏体,看着晶莹剔透的,有些像她记忆当中的芦荟胶,但又不一样,眼前的膏子颜色要更深一些,带着淡淡的药香味。
“不贵,这是人家老大夫祖传的方子,自己采药熬制的,不值什么钱,明花你放心用吧。”张玉芝拍拍她手,不提钱的事。
药膏也确实不贵,一块两块的,送给自己亲侄女用,她当大姑的还送得起。
“明花,你大姑的一番心意,你收着吧。”陈秀珍心里有数,这药膏不会太贵,叫明花先收下,回头再找机会还人情就是了。
亲戚之间有来有往的,才能相处得才长久,犯不上事事都算得清楚。
张明花没再纠结钱的事,将药膏放到西屋箱子里,把买回来的大骨头用清水泡上。
然后洗洗手,拿盆舀面和面,中午准备烙半烫面的软饼,她大姑来了,怎么也得做顿好吃的招待一下。
刘美娟过来帮忙,“明花,这大骨头搁啥炖?”多亏明花买了几根大骨头回来,不然家里都没什么硬菜。
“搁酸菜炖吧,酸菜应该能吃了。”她记得是上个月初腌的,现在刚好一个月,应该能吃了。
“行,我捞两颗看看。”刘美娟撸起袖子,掀开靠墙放着的酸菜缸上面扣着的盖帘,伸手捞出两颗酸菜用盆端到案板上。
“闻着味儿是够酸了,不知道吃着咋样。”刘美娟切了酸菜心递给明花。
“嗯,好吃,入味儿了。”张明花边吃边和面,等和好放一边醒着,把灶点着,大骨头下锅焯水,再放葱姜调料炖上。
等锅开了,刘美娟酸菜也切完了,洗净攥去水份放进锅里一起炖。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1t;)
&1t;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