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朱元璋心情颇为愉悦。
刚才妇女插队的事情似乎并未影响到老爷子的心情。
朱元璋询问店家:“小伙子,你这买卖做得怎么样?有没有官府的人欺负你们啊?”
店主是一位年约三十多岁的壮汉,被人称作“小伙子”时还有些不太习惯,但瞧见朱元璋年纪一大把,也就接受了这个称呼。
他憨厚笑道:“做点小本生意能糊口就行了,有皇上老爷子坐镇,哪有人敢欺负咱呀?”
朱元璋听得眉开眼笑,满面骄傲地对朱怀说:“你看,咱皇上没有让老百姓失望吧?”
朱怀深知,这位老头是洪武帝的铁杆粉丝,遂也笑着应和:“是的是的。”
店主颇感自豪地说:“如果不是咱大明皇上攻克了应天城,我们现在可能还在异族的统治下苦苦挣扎呢。”
“想当年,我父亲、我爷爷,就是在蒙元人的压迫下忍饥挨饿而死。”
“现在我们能安稳地过日子,全靠皇上他老人家的深恩大德!”
“再看看现在,比起以前不知好了多少倍,哪个官府的人敢欺负咱,他不怕掉了脑袋吗?”
在任何时代,百姓都难以这般骄傲地谈论官吏,唯有洪武年间。
皆因朱老爷子真正能做到赏罚分明,特别是对官员!
朱怀深感慨叹,此刻他终于明白为何在朱元璋在位时,朱棣不敢轻举妄动。
单凭这股民风,若有人胆敢与朱老爷子唱反调,恐怕还没等朱老爷子下令,百姓就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朱元璋的笑容愈发灿烂,似乎回想起当初大军攻破应天府的情形,悠悠地叹了口气:“咱也是从苦日子过来的,只要能看到百姓过得好,咱心里就舒坦。”
朱怀点头表示赞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百姓始终是一个王朝兴衰的衡量标准,他们如同野草般普通,但若有人忽视了他们,那么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朱元璋击掌叫绝,激动地大声道:“你说得好!说得正是咱心里所想的!”
这是朱元璋治理国家多年总结出的至理名言,虽未受过太多教育,但在成为皇帝后,他勤奋自律,夜以继日地阅读书籍,如今论学问,称他为大儒亦不为过。
经过多年的苦读,他才领悟到这个道理。
如今被朱怀一语中的,令他心胸豁然开朗。
朱怀微微一笑,两人餐毕,饮尽最后一滴豆花汤底,正欲离开。
刚刚跨出门槛,朱怀注意到了之前仅用两个铜板购买包子的乞丐少年。
他眼神明亮,其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无限期盼,手捧破碗,坚持不断地行乞。
他的行乞方式与众不同,备有一块抹布和一盆清水,施舍之人若给钱,他会帮人擦鞋,通过劳动换取酬劳。
盛世之下,仍有人食不果腹。
朱元璋不禁摇头叹息。
身为皇帝,虽然大明的财政状况尚显疲软,但他还需加倍努力,去改善大明百姓的生活水平。
然而朱元璋清楚,自己的寿数已屈指可数。
如今已六十三岁,还能有多少岁月?
因此,他迫切需要找到一位合适的继承者和接班人,去维系并延续他亲手建立的辉煌帝国!
因此,他在选择上格外慎重,分外小心翼翼!
朱怀亦深有感触,在繁盛的时代背景下,仍有无数这样的百姓在挣扎求存。
数十年后的未来,西方列强将以其铁舰重炮,冲击着国人紧闭的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