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缇说:“原本屋里是八个,年纪大的两个已经配人了。”
十二个丫头!殷莳侧目。
这赶上宝玉了。
但转念一想又不是不能理解,因为是独生子啊。
像这么一座宅子,理论上来说它是设计成一家子父母带着四五六七个孩子十几二十个孙辈共同生活的。但沈家子嗣单薄,就沈缇一个。可不就得宝贝着嘛。
给独生子的待遇各种上规格,赶上钟鸣鼎食之家了。
沈缇放下茶盏。
“剩下的,都等着你来再安排。”他说,“要怎么发派,你看着办就行,不必问我。”
“姐姐与我既成亲,我们的院子便该是新气象、新规矩。”
“若有那不懂规矩,分不清该听谁吩咐的,姐姐尽管处置了就是。”
沈缇的声音不高,很平静,但话中之意相当严厉。
殷莳直觉,应该是从前发生过什么,婢女们做了令他不高兴的事。
因为她清楚地看见,绿烟荷心几个人都瑟缩了一下,头垂得更低了。
这个时候,殷莳清楚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既得利益者”。
她不知道之前丫头们不经沈缇的允许就将沈缇院中的情况极快地通知了沈夫人这件事触怒了沈缇,但她猜到一定是发生过什么,并准确接收到了沈缇给她的信息。
弟弟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她在管理院子和更换奴婢安排自己的人手这两件事的上支持态度。
很显然,不止她接收到了他给出的信息,这个院子里的婢女们也都接收到了。
所以她们瑟缩了。
很好,非常好的开局。
殷莳都忍不住要嘴角上扬了。
婢女们一个个上前报了名字让新少夫人认人,挨个领红封。
领到手在袖子里掂掂、捏捏,大家伙的想法都差不多:新少夫人倒是不小气。
其实这就是亲姑姑当婆婆的好处了。
殷莳在家有十个月的时间待嫁,可并没有闲着。在待嫁期间,她和她姑姑也就是未来婆婆沈夫人通了好几封信。
都是殷家女儿,嫁过来都要面对沈氏族亲。
亲姑姑当然不愿意从娘家过来的侄女在沈府丢人,凡殷莳请教的,都细细与她说,殷莳没问到的,也细细与她说。
细到什么程度呢,包括了沈府给下人的赏格分几等,什么场合赏多少钱合适。还有京城如今在流行什么衣料、什么花纹、什么裁剪款式,在怀溪看到的某某款式在京城已经过气了,不要再穿了。
对一个新嫁娘来说,这纯纯就是开挂。
认完了人,绿烟端了个托盘上来呈给殷莳:“少夫人。这是翰林院里的钱箱、库房的钥匙和册簿。”
钱箱和库房以前分别是秋桐和夏茵掌着的。她两个发嫁了,便暂时交由绿烟、荷心掌着。只是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些是要等少夫人来了便要交上去的。且沈缇对她们不宠爱也不亲近,反有疏远之意。两个丫头便是想恋权都无从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