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应纠集了几个和自己差不多境遇的刀笔吏,对着府兵衙役一通输出:“凭什么刺史郡守县太爷能有七八个小妾姨太,咱们这些实际做事,治理地方,维护百姓的却连肚子都填不饱?”
“要是徐州刺史大人来做咱们的刺史就好了。”一个念头升起就如葫芦浮水,再也按不下去了。
一个平白无奇的日子,兖州戍兵哗变,在吴应的带领下冲进刺史府,杀了刺史,抢了粮仓,夺了兵器库。
这支有兵有粮有领导者的队伍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整个兖州,半月之内接连攻下平阳、任城等城。
打着打着,领头者吴应察觉出不对来——攻城容易,治理难。而且等朝廷反应过来一定会派兵来剿,到时候自己就真成反贼了。这可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吴应不愧是读书人,脑子转得很快——与其让朝廷来平叛,不如自己主动投降,说不定还能混个一官半职回来。
“投谁都不如投徐州贺兰。”众人达成一致意见——兖州投了旁人,不过是换个顶头上司来继续压榨自己,不如投了徐州贺兰定,那是个好人。
“而且徐州刺史朝中有人,有他在,朝廷应该不会追究咱们责任的。”
于是乎,兖州叛军将兖州的盘子掀翻后,来徐州找贺兰定接盘了。
【作者有话说】
贺兰定:我能怎么办?谁叫我是个不会拒绝的老好人呢!
第二百零二章
贺兰定的地盘又扩大了,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兖州。至于朝廷方面会不会有意见,贺兰定相信阿昭会帮他解决问题的。
果然,朝会上,一群老橘子皮又在叫嚣着什么自古以来未有之理,巴拉巴拉这么干会乱了天下。
阿昭只两句话。
第一句:“逼迫戍兵哗变的难道是徐州刺史吗?”明明是兖州刺史。所以这事儿关贺兰定什么事儿?他从头到脚都是无辜的。
第二句:“其他人去接手兖州,不给粮不给兵就能平了叛?平叛结束还能按实给朝廷交粮税?”
大魏已然对关陇地区失去了掌控,许多地方已经连一粒米都不上交朝廷了。眼下,将兖州交给徐州刺史贺兰定一并打理是最优解。
胡太后高座御台,听着底下人嗡嗡地争论声,只觉吵得慌。她就不明白了,这些人为何如此忌惮贺兰家?明明贺兰家就剩三根独苗了,一个生崽的都没有。有什么可担忧的。
还是说,他们表面忌惮针对贺兰兄妹,实际上是针对自己这个太后?
想到这儿,胡太后脸色不佳,忽得从御座起身,一锤定音道,“就这么办了,兖州由徐州刺史贺兰定一并兼管。”说着,在侍女的搀扶下往后宫去了,身后跟着两列孔武有力的女武士。
胡太后退朝,阿昭接过会议的主持。只见她腰杆挺直,嘴角噙笑,那副睥睨天下的神态,比之小皇帝元诩多了一份大权在握的稳重,比之心志消沉的胡太后多了一份蓬勃朝气——这是一株于腐朽之地破土而出挣扎长成的挺秀巨木。
身在徐州的贺兰定果然没几日就接到了朝廷的正式诏书——封徐州刺史贺兰定为朔方公,享亲王待遇,兼顾徐、兖两地。
拿到正式任命书的贺兰定大大方方接下了兖州,兖州百姓闻之欢欣鼓舞,恨不得列道欢迎——好日子终于要来了!
“人手还是不够啊!”接受兖州的贺兰定再度感到了人手不够的窘迫,他找来郑令修商议此事。
郑令修炸毛,“我也没人啦!小学馆有一个算一个,能写会算的都派下去干活儿了!”
“您就不能对外招揽人员吗?”说完,郑令修卡壳了,陡然意识到自己是落入了“陷阱”之中!
贺兰定难道不知道小学馆的人手已经全都分派出去了?那他还明知故问?!不就是想让自己主动提起此事,然后顺手揽下对外招聘的活计吗?
“狡猾。”郑令修嘟囔一句。
贺兰定笑道,“知道你忙。”郑令修负责军队思想文化建设,忙得人都瘦了一圈。
“想问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举来负责此事。”人事可是重事,需要严格把关。
郑令修脑子转了一圈,心里浮现出几个适合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