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冯梦龙虽然很好,但因为手里没有军队,所以冯梦龙暂时还不能成为朱棣的首要选择。
然后之后的诚如黄宗羲等人,虽然也很是忠肝义胆,却始终不足以让朱棣选中他们。
于是朱棣就只能将目光放回跟着自己这个太子一同逃亡的一众人身上——国丈家是绝对不能去的,崇祯那个家伙糊涂,朱棣可不糊涂,毕竟他顶着太子的名头,只要叛军一进城,不管这国丈是忠是奸,早晚保不住自己这个皇太子。
更别说这历史上自己这个太子就是被直接交出去投诚,即使没有当场死亡,却也是失去了挽大厦之将倾的大好时机。
所以现在最紧要的是趁乱出城!
而朱棣一来到这逃难途中,立刻就下了命令转道出城,随即就从海路前往南京应天府。
虽然到处动乱不安,但叛军却还未攻进来,而吴三桂也是在犹豫着要不要让清兵入关。
只要他这个正统太子安全抵达南京应天府,再登基为帝,就能直接号召天下人前来勤王,而到了那时候,不管是李自成,还是吴三桂,亦或者是建奴,解决起来那就都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只是等朱棣真的到了南京应天府后,却又是被大明朝的文官给震惊到了。
这些文官居然让他这个太子殿下,也就是即将登基为帝的皇帝自己掏钱来补贴国库,而且打仗还要看到钱才能出发,不然就要起义造反。
知道明末有点烂,但真的不知会这么烂的朱棣:“!!!”
黛龙表示这很正常,与其说明朝是输在李自成和清兵手里,不如说明朝是输在皇帝太要面子,而明朝大臣又太不要脸的情况上。
“其实如果让汉朝的皇帝过来,随便来一个都能完胜这些大臣和宗亲,因为大汉老刘家就是从来不在意脸面,绝对就是他们的克星。”
绿龙也神色淡然的过来凑热闹,对大明王朝文官的武德充沛程度很是感兴趣。
“若是让宋朝皇帝来体会一下大明朝的文官——这直接能在朝堂之上,当着皇帝的面子,将锦衣卫这个武将级别的指挥使给打死,说不定他们那疯狂打压武官的疑心病就能不治而愈了。”
天幕之外的明朝君臣:“……”
天幕之外的宋朝君臣:“……”
——天哪!这明朝的文官真的就只是文官,真的不是武官假扮的吗?!
——可怕!真是太可怕了!
不过那都是在皇帝要脸面的情况下,现在朱棣来了,那就是直接就把棋盘都给掀飞,不管是谁,都抵挡不住朱棣这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做法。
——先是在朝堂之上哭诉大明朝的亡国之痛,明示暗示大家都即将成为丧家之犬,若是不想当这种神州大地的民族罪人,最好就是赶紧有点表示。
随后朱棣又以新帝的身份下罪己诏,直接将大明朝灭亡的罪过推到朱明皇室宗亲身上,说都是老朱家辜负了天下臣民。
现在他作为新帝要洗心革面改天换地,只要能复明成功,那大家就都是华夏的救世功臣。
同时朱棣还写信去给各位朱姓宗亲藩王,主要意思就是现在大明朝都要亡国了,现在我这边要勇将有勇将要民心有民心,你们这些藩王别起那些歪点子去争正统,再内斗我们老朱家就真的要亡国!
现在我这个先帝崇祯皇帝的嫡亲太子在这,嫡出的定王也在这,你们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藩王不赶紧带着钱带着兵过来帮忙,是打算跟着先帝一起下去见太。祖皇帝吗?!
顺便朱棣还给诸多藩王详细普及一下□□皇帝最爱的扒皮大法,接着又说起宋朝靖康之耻的教训。
——这些建奴的祖先可就是那些金人,等他们真的把大明江山给拿下,那我们这些姓朱的就有一个算一个,都得两脚一蹬下去跟列祖列宗谢罪。
届时那就是以发覆面都没有脸了!
最后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打感情牌,说什么自己也是明白大家的难处,若是真的不敢过来帮忙的话,那就上交些钱财,然后闪一边去吧。
等我这个太子殿下兼新帝把那些李自成吴三桂和建奴什么的干掉了,你们可别过来打秋风!
还有一件事,若是各位叔叔伯伯真的不支持一下,那我可得去哭太。祖皇帝的陵墓了,到时候谁会丢人现眼那就说不定了。
而且都是姓朱的,咱们老朱家的祖业都要保不住了,你们意思一下上交一半的身家总是可以的吧!
要不再去打听打听我这个皇帝的含金量,你们不会真的不愿意吧?!
而就在这时,吴三桂怒发冲冠为红颜直接开门让清兵入关了,清兵一入关立刻就颁布了“剃发令”——这是生怕老朱家复明不成功啊!
本来天下人,尤其是百姓大多都不在乎皇帝是姓朱,还是姓李姓吴或者姓爱新觉罗,但“剃发令”一颁布,强行要求剃发易服,大家就都不同意了。
事实证明什么东西的好坏就得靠对比,原本大家都觉得明朝真的不行真的很烦,但清朝这边“剃发令”一来,大家就都觉得还是大明王朝好。
甚至有些人都携家带口扛着行李要往南京应天府这边逃跑,就是为了避免“剃发令”。
因为一旦剃发易服,那亡的可是干百年来都让人引以为傲的华夏文明、汉家衣冠!
这时候朱棣又顺应民意的提出一个反清复明口号——明可亡,天下不可亡!
于是在清朝这边自毁长城出“剃发令”,而朱棣又一副礼贤下士的明君作态下,全国各地仁人志士们的时抗清意志无疑达到了一个高峰。
无数人纷纷逃往朱棣所在之处,甚至还都被燃起了斗志要将这些该死的建奴都赶出去。
而清朝这边针对大量人口流失,又是下意识做出了极严厉的禁止措施,于是强压之下必有反抗,这农民起义立刻就沸沸扬扬的发展起来,甚至还没能达到抑制百姓南渡的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