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并读小说>红楼天子>第73章 三代天子咏自鸣钟

第73章 三代天子咏自鸣钟(第2页)

袁庆柏忙恭声道:“父皇训教得是,儿臣记住了。”

心里悄悄想着,你这勤政过度的父皇,在位时应该就能把大周治好了,等到将来我继位当了天子,虽也需勤政,但至少不用像你这般勤政过度了……

承泰帝看向景安帝,笑道:“儿臣倒也被勾起了作诗的兴致,父皇若不嫌弃,儿臣今日也咏一咏这自鸣钟,给父皇凑个趣儿,如何?”

景安帝当然不会拒绝。

当即,袁庆柏将书案边的位置让给了承泰帝,承泰帝略一思忖,便援笔濡墨写了起来:

《自鸣钟》

八万里疏域,恩威悉感通。

珍奇争贡献,钟表极精工。

应律符天建,闻声得日中。

莲花空制漏,奚必老僧功。

景安帝看完点头:“你这也不坏。”

承泰帝笑道:“父皇觉得不坏,儿臣就满足了,这个趣儿算是凑成了。”

承泰帝其实也喜欢写诗文,登基前写过不少诗文,包括了三百多诗歌,且不少都是咏风花雪月之类的。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有几个不学作诗的呢?

只是,对承泰帝这种事业咖而言,作诗是业余爱好罢了。

此刻袁庆柏看着承泰帝写的这《自鸣钟》,心中打算着今日就要将这诗背下来,以免将来承泰帝跟他提起,他背不出来,而背出来了,承泰帝自然会欣慰,就像今日的景安帝一般。

这也算是一种心机了。

这时,景安帝对承泰帝问道:“你此次过来是有何事?”

他可是了解他这个已经当了天子的三儿子,知道这个三儿子当了天子后勤政得很,这点也让他满意。

更满意的是,这个三儿子在勤政之余还能惦记着对他敬孝,不仅每日特意来请安,还特意让庆柏帮着敬孝。

但眼下这个时候,这个三儿子过来,多半是有正事请示他的。

承泰帝也不弄虚的:“确实有一事要和父皇商议。”

景安帝点了点头,当即坐了下来,也让承泰帝落座,对袁庆柏道:“庆柏,给你父皇斟茶来。”

袁庆柏忙斟了两杯茶,递给了景安帝和承泰帝。

承泰帝呷了两口茶便娓娓说了起来。

承泰帝说的是丁税、田赋的问题。

华夏百姓自古以来都要交丁税和田赋,大周也不例外。

景安帝亲民。

他曾说:“朕四次经历山东,于民间生计无不深知。东省与他省不同,田野小民俱系与有身家之人耕种。丰年则有身家之人所得者多,而穷民所得之分甚少;一遇凶年,自身并无田地产业,强壮者流离四方,老弱者即死于沟壑。”

他还说:“为民牧者若能爱善而少取之,则民亦渐臻丰裕。今乃苛索无艺,将终年之力作而竭取之,彼小民何以为生?”

于是,十年前景安帝下旨“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饶是如此,大周人丁、地亩的双重征收标准还是让无地少地的农民负担大。

此事是严峻的。

承泰帝虽刚登基几个月,就迫切想要治理此事,这次就是特意来找景安帝商议。

当景安帝得知承泰帝的来意,心里欣慰,他也早想治理此事,只是下不了狠心,也力不从心。

此刻,景安帝深邃的眼眸看向袁庆柏:“庆柏,关于此事,你有何想头?”

他想看看庆柏在这种国事大事上有没有好的想头。

承泰帝闻言也看向了庆柏,他也想看看……

有书友提到,太上皇在世,其皇后该称“太上皇后”而不是“皇太后”。

作者写成“皇太后”,是按原著来的,原著写到“当今自为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尚不能略尽孝意”。

作者设定为:按大周制度,仪妃并非景安帝封的皇后,是承泰帝登基后尊封的皇太后,因此称作“皇太后”。

本章完

书友推荐:同居的野痞糙汉又把小娇娇亲哭了只在梨花春雨处(np)不灭神主苏霞老王迟音晋末长剑山村小神医龙王令有瑕父女,高异界游戏制作人山洞奇遇缠金枝(古言1v1,先婚后爱)糙汉特种兵的乖乖小夫郎绝世强龙我的绝品老师下雨天等你上线天才少年,开局便是救世主城里的香艳褚府小寡妇(产乳,兄弟np)
书友收藏:她是儿媳公媳高我的绝品老师苏媚赵春城七里香重生表白失败,校花急了小知青太彪悍,京院荣少他超爱孕期掉眼泪,佛子轻哄娇妻放肆宠淫乱小镇叶凡唐若雪全民:天赋长生,我出卖寿命成神破云婚色糙汉,火影:我带着转生眼穿越了浪漫时光官道权途花开百年魔门败类官家天下嫂子:我真不是傻子了全民转职:修仙者废?看我一剑开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