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继续说道:“试想,那些作恶多端之人,又有几人是天生恶人?大多是因后天环境或遭遇变故,才误入歧途。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正是此意。”
“比如商纣王,幼时聪慧过人,力大无穷,本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却因宠信妲己,沉迷酒色,最终沦为暴君。这难道不是后天环境的影响吗?”肖离引经据典,侃侃而谈。
殿内众人听得入神,不少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肖公子此言,振聋聩!”莫离大师抚掌大笑,眼中满是赞赏,“老夫也认为,人性本善!善念如春日暖阳,滋养万物;恶念如冬日寒霜,摧残生机。人之本性,自然趋向于温暖和光明。”
他看向肖离,目光炯炯:“小友能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实属难得!老夫甚感欣慰!”
春儿和沈蓝更是激动不已,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春儿忍不住低声说道:“公子真是太厉害了!连莫离大师都对他赞赏有加!”
沈蓝轻轻点头,美眸中异彩连连:“肖公子学识渊博,见识非凡,令人敬佩。”
肖离谦逊一笑:“大师谬赞了,小子只是略抒己见,还望大师和各位前辈多多指教。”
“好!好一个‘略抒己见’!”莫离大师抚须笑道,“小友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见识,将来必成大器!”
他环视众人,朗声道:“诸位学宫弟子,今日肖公子之言,人深省,希望大家都能从中有所收获,潜心修学,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众人纷纷起身,向肖离和莫离大师行礼致敬。殿内气氛热烈而庄重,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殿内掌声雷动渐渐平息,众人犹自沉浸在肖离精彩的论述中,一位身着玄色衣袍,面容清癯的副宫主轻咳一声,站了出来。
他拱手向莫离大师示意后,转向肖离,目光如炬:“肖公子高见,令人叹服。然老夫尚有一惑,儒家主张‘法先王’,以古圣先贤之法治世,不知公子对此有何看法?如今法家又言‘不法古,不修今’,主张制度变革,两者似乎大相径庭啊。”
他捋了捋胡须,眼神中带着几分探究。
肖离神色平静,微微颔,从容答道:“副宫主所言极是,‘法先王’的确是儒家治世的重要理念。其核心在于效法古代圣王贤君的制度和行为,以期达到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此法固然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传承优秀文化,但也并非完美无缺。”
他略微一顿,眼神扫过殿内众人,“试想,时代变迁,民风习俗,社会结构皆与古代大不相同。若一味‘法先王’,岂非刻舟求剑,墨守成规?”
肖离语气沉稳,继续说道:“正如商鞅变法,若一味遵循旧制,秦国又怎能一统天下?诚然,先王之法有其可取之处,但亦有其局限性。我以为,治世之道,贵在‘因时制宜’,而非泥古不化。”
他稍稍停顿后,看向那位副宫主,目光中带着一丝探究,“不知副宫主以为然否?”
副宫主捻着胡须,沉吟片刻,缓缓点头:“肖公子所言,确有道理。‘法先王’虽好,但不可拘泥于形式。时代在变,制度也需随之调整。”
一位年轻弟子忍不住问道:“那肖公子是认同法家的‘不法古,不修今’了?”
肖离摆了摆手,笑道:“且慢,在下还未说完呢。”
他环顾四周,朗声道:
“法家‘不法古,不修今’,强调根据时代变化进行制度变革,此言亦有不妥之处。商鞅变法固然使秦国强大,但也带来了严刑峻法,民不聊生的弊端。若完全‘不法古’,岂非数典忘祖,自毁长城?”
他引用古籍中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解释道:“革新并非全盘否定过去,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殿内众人听得入迷,莫离大师捋着雪白的胡须,眼中满是赞赏。
他轻敲着扶手,开口道:“肖公子之言,鞭辟入里,令人耳目一新。既不盲目尊古,亦不全盘否定,实乃真知灼见。”
他转向肖离,目光灼灼,“那依公子之见,治世之道,究竟该如何取舍?”
“大师明鉴。”肖离拱手,神情愈从容,“我以为,治世之道,当‘法古而不泥古,修今而不忘本’。既要借鉴先贤智慧,又要根据时代变化进行调整,方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
他顿了顿,目光坚定,“正如我之前所言,人性本善,而制度亦应以人为本,以民为本。”
一名儒生打扮的弟子站起身来,疑惑地问道:“肖公子既不完全认同儒家,也不完全认同法家,那依公子之见,难道还有其他治国理念吗?如今这天下,帝王治国,不外乎儒法两家……”
肖离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治国理念,并非只有儒法两家。在下心中,自有一套治世良方,只是如今时代,恐怕不便详述……”
他目光深邃,仿佛蕴藏着无尽的智慧,让众人更加好奇,也让莫离大师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肖离先生,今日论道而已,还请大胆直言便可。”
儒生弟子话音刚落,殿内一片寂静,众人皆屏息凝神,等待着肖离的回答。
肖离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些,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他轻轻摇了摇头,伸出修长的手指,在空中虚点几下,仿佛拨开云雾一般,缓缓说道:“儒法两家,固然各有千秋,但究其根本,仍未跳出‘家天下’的窠臼。”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众人,见众人皆是一脸疑惑,这才笑了笑,继续说道:“我来自未来,自然见过越儒法两家的治世良方。”
这句话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未来?这…这怎么可能?”一位弟子喃喃自语,眼中满是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