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换真心,所以几个知青把这一场乔迁宴办得热热闹闹。
前来帮忙的几个村民,看到孙奶奶这般有些眼热。
“这孙奶奶算是捞着了。”
“捞着什么啊,知青们考完试就走了,能留下来几个?谁能如儿女一样孝顺她?”
说什么的都有,不过口气都是酸的很,他们也不知道在酸个什么劲儿。
萧远舟皱皱眉头,这群人也不是真心来庆祝的,可看到孙奶奶高兴,他也没说什么,面上高高兴兴地帮着接待这些人。
吃过午饭,孙奶奶就开始赶人:“这忙了大半天了,快去复习了,没几天功夫了。”
萧远舟还想着帮忙收拾一下:“碗盘都要刷,刷好收拾好我们就回去。”
碗筷哪里都是孙奶奶家的?
上门吃饭大家都自带碗筷,这年月家家都不富裕,碗筷都是按照人头准备的,要收拾的也不多,半小时后,他们才收拾干净出门。
天空又飘起小雪来,萧远舟跟周涛落在众人后面,他看向知青院的方向,眼神发冷:“今晚你们大概又不回去了吧?知青院里应该还是张扬自己?”
周涛点头:“我们几次住在外面,张扬都带了吴建芳回去。”
“呵。”
萧远舟轻笑一声,那场大火,是时候还回来了。
他摩挲了一下手指:“快过年了,小偷小摸也多了,知青院那边锁好门。”
“当然。”周涛眼睛亮晶晶,终于到了吗?
今年过年早了点,阳历十二月就已经是农历的十一月底了,再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
在村子里还不觉得,去到镇上,县里,就会发现年味已经有了,供销社里面有了对联,红纸,各个店铺门口也都挂上了大红灯笼,一派喜气洋洋。
所以真的是年根底下了,不光人要过年,鸡鸭猪狗也要过年了。
当然,小偷更要过年。
一周前,村子里就有一户人家遭了贼,丢了三块钱,到现在家里都不太平,吴大队长也敲锣打鼓,又开大喇叭,让人出门都紧闭门户,别遭了小偷惦记。
又组织民兵队夜里巡逻,没贼防贼,有贼抓贼。
这天晚上,一群人睡得正沉,就听人敲锣打鼓:
“抓贼了!抓贼了!”
声音尖厉,直接把人从梦乡拽出来,一听有贼,一个两个当即爬起来出门抓贼。
吴大队长一个鲤鱼打挺从炕上跳下地,一边系裤腰带,一边叫:“哪里有贼谁家遭贼了?”
来报信的吴建设在门口喊:“去吴三爷家里偷了东西往知青院方向去了。”
吴三爷是村子里的孤寡老人之一,孙奶奶家里起火以后,萧远舟他们就住在了吴三爷家。
吴大队长跺脚:“怎么又是知青啊!我的老天奶,有完没完了!”
抱怨归抱怨,吴大队长还是拿着手电披着衣裳一边穿一边往外跑,又叮嘱家里的老婆孩子锁好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