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远舟虽然不太记得赵芳芳是不是考上大学了,但是记得她是大年初一生的孩子,天冷雪大路滑,脚下滑了一下,动了胎气。
虽然是早产,但是她身子养得好,母女平安,也是因为大年初一生的,也是个新鲜事儿,许多人议论,萧远舟才知道这件事儿。
既然是母女平安,萧远舟也就没有提醒这件事,他直接回到孙奶奶家里,帮着她收拾东西准备过春节。
进入腊月,村子里开了大会,总结了这一年大队的收入支出等等细项,最后把工分结算了,发放这一年的口粮。
萧远舟肯干,拿的都是满工分,今年收成不错,所以大队是按照一分五毛来算的,最后他自己就拿了一百多块钱,比孙奶奶两口人拿的都多,也很是惹得村子里其余人眼热。
家里有闺女没结婚的,都想找媒人上门提亲,可是想着他参加了高考,又忍住,万一人家走了,这不是害了孩子们?还是再等等,再等等。
因为怕错过录取通知书,知青们今年都没回家过年,一直在村子里等着。
这一等,就等到了过年,高考分数下来了。
录取通知书也陆陆续续地寄到了大队里。
第一个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是李丽,她以为要年后才会来,也没惦记着这件事儿,听到大喇叭里叫她,她还愣了一下,旋即飞快地往大队跑过去。
萧远舟听着大喇叭里的广播,盘算着自己通知书寄来的时间,大概就是年后,通知书到了就要收拾收拾走,因为京大的开学时间是二月中旬。
各地学校开学不一样,但是基本都是在二三月份,早早开学,早早让这些学生毕业,好早日投入工作当中。
随着李丽的录取通知书送到,其余人的录取通知书也陆陆续续送到了。
大年初一过后,萧远舟发现张扬没去参加高考以后,就让周涛每天都去镇上邮局问一问,有没有吴家庄大队的信件,别人的不用管,但是他自己的一定要拿到手里。
萧远舟则在村子里盯着张扬跟吴建国两个。
自上次萧远舟暴揍了一顿吴建国,他就变得老老实实,不再生事不说,连家门都不怎么出了。
不过萧远舟熟知他的脾气,吴建国绝对不会这么老老实实的,说不定他看着是在家里闭门不出,说不定暗地里跑黑市去了。
年初十,收到录取通知书的人,陆陆续续地拿着介绍信,录取通知书踏上回乡的路程,距离近的,还能回家赶上一个年尾,再去学校报道。
距离远的,就只能直接去学校了。
周涛在镇上蹲到了录取通知书,开心跑去找萧远舟:“我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你呢?你的录取通知书呢?”
萧远舟并不着急:“我报名的京大,估计会来得晚点。”
“你是一点不着急啊。”周涛都替他着急。
萧远舟不急是因为记得清楚,因为他上辈子等啊等,等到别人等到了京大的录取通知书,却不知道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早就被吴建国给偷走了。
萧远舟拍拍周涛的肩膀:“别担心,我考了四百多分呢,一定很稳了,你收拾收拾快回家团聚吧。”
周涛嘿嘿一笑,又说:“我的口粮是带不走的,都留给你吧。不过你一个人留在村子里可以吗?那张扬,吴建国都不是个东西,见我们走了,欺负你怎么办?”
萧远舟哭笑不得道:“我又不是三岁小孩,不懂反抗,再说了,我当初把吴建国揍得那么狠,他到现在也没敢怎么样。”
“这倒也是。”周涛那天看到吴建国被揍得猪头一样,心里就一阵爽快,他把自己刚发到的口粮都留给萧远舟。
萧远舟可不要这些粮食,周涛家里那么艰难,他拿着可是于心不安:“我要点粗粮就好,细粮你带回去,你家里也不容易。”
萧远舟不由分说地把东西给他放回去,又偷偷塞了十块钱到他包里,然后若无其事地帮他收拾东西。
周涛的东西几乎都要带走,实在带不走的就分给留在知青点的知青们。
萧远舟送走了周涛,知青点就只剩下一个很是内向成绩又不好的小李。
小李很忐忑:“萧同志,你说我要是考不上怎么办啊?”
萧远舟安慰他:“你要对自己有信心,而且你考得也不差,三百多分,可以上一个不错的大学了。”
萧远舟可是清楚记得,上辈子,知青点的知青们,除了张扬,都考上了大学,在村子里结了婚的知青们,却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被关起来,挨打是轻的,断手断脚的也有。
住在赵芳芳隔壁的狗蛋娘,李婉婷,就因为想要参加高考,就被打断了腿。
至于说去救李婉婷?
萧远舟有想过一瞬,但是,他自己都顾不上,哪里还能顾得上别人?
更何况,救得了人,救不了心。
软弱的人,从骨子里软了,再强大的靠山,支柱,都扶不起来。
不光吴建国如此,张扬也是如此。
张扬报名了高考,却被吴家人死死看着没能去参加高考,他做梦都想回城里,怎么甘心窝在这穷乡僻壤?
当李丽的录取通知书下来,张扬找到机会看了一眼,就动了心思。
张扬说服吴建芳一起偷取录取通知书去上大学,可惜李丽几个听了萧远舟的话,把录取通知书看得紧,再加上吴建芳名声在知青里面,早就臭了,她压根就没有机会偷到录取通知书。
张扬这边盯着周涛跟萧远舟的录取通知书,谁知道这两人,一个谨慎地直接去邮局盯着,一个样儿就没有看到录取通知书!
张扬眼睁睁看着周涛领取了录取通知书以后,干脆也长在了邮局,拿着自己的准考证天天去蹲守。
吴建芳也盼着他帮自己偷一份录取通知书,就挺着刚刚显怀的肚子跟着张扬去邮局等着。
这天,萧远舟在看到张扬跟吴建芳又去了镇上以后,多了个心眼,找到吴建设家问他:“吴同志,赵同志还没收到录取通知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