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景没有习过武,就算有,连对方何时潜入房中都没有察觉,显然也不是对手。
既然不是对手,索性也不做无谓的挣扎了,缓缓伸开双臂,示意自己不会反抗。
“对方给你多少银子,我出双倍,赎命。”
卢景确定自己没有得罪江湖人士,除了报仇,也没有做任何伤天害理之事,所以推断是刘家买凶杀他。
“别动。”
“我们有我们的规矩,岂是几两银子就能更改的?”
没有马上动手,说明有得谈。
卢景暗自松了一口气。
“世上没有收买不了的人,只看出不出得起价钱。”
卢景遇刺身亡,忠亲老王爷心疼得不行,拄着先帝赏赐的龙头拐杖闯上早朝,老泪纵横要求皇帝下旨严查凶手,为卢景报仇。
不论卢景是怎么坐上侍郎之位的,毕竟是朝廷命官,岂是谁想杀就能杀的?
皇帝安抚忠亲老王爷一番,下旨着刑部限期破案。
刑部尚书头都大了,这没头没脑的怎么查。
但圣命难违,再难查也要查。
而且要轰轰烈烈地查。
先是关了城门禁止内外交通,又是挨家挨户查找可疑人物。
京城人口数十万,门禁一天不开,菜蔬、柴火等等日常所需便断了供给。
连着门禁三日,有钱人还能凑合,百姓先熬不住了。
几个年轻人一鼓动,拖老携幼跑到刑部门外叫屈。
民乱怎么来的?
就是这么来的。
刑部尚书慌不迭跑进宫中禀报,请皇帝决定如何处置。
山东郡的前车之鉴水灵灵摆在那里,皇帝明知是刑部尚书故意为之,暂时却也只能以平息民愤为要,收回限期破案的旨意。
刑部尚书回到衙门,师父、长随争着称赞。
“还是大人的手段高明,让陛下也说不出什么来。”
“大人这一手实在是高啊。”
刑部尚书得意一笑,命长随通知五城官马司解除门禁。
嘴上黄毛还没褪尽的小子,也敢在他这位三朝元老面前耍威风?
限期破案,这下看他还怎么限。
不出意外地,皇帝又跑来镇北王府吐苦水。
而且打定主意晚上不走了,特意赶在宵禁前出宫,到镇北王府时宫门已经落钥了,看杨策还怎么赶他回去。
杨策对他的小心思哭笑不得,听了半天他骂刑部尚书,骂其他表面恭敬,阳奉阴违的大臣。
“要不你先喝口水,再继续说。”
“对了,厨子的鸡汤面做得很是可口,要不让厨房送两碗来?”
皇帝吐槽半天,心里的不平之气消得差不多了,也的确饿了,便点了点头。
两人对坐在矮榻上,一人面前一大碗鸡汤面,几碟清淡小菜,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皇帝吃得却格外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