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策和皇帝说话说到天色将晚,皇帝想留他在宫里再住一晚。
“陛下,规矩就是规矩,岂能轻易破坏。”
“我回去了,有什么话明日再说不迟。”
皇帝只好送他送到门口,按规矩他送杨策出门也是不允许的,只得站在门内目送他走远。
“唉,幸好还有四哥,否则这人世间,连个可以说句真心话的人都没有了。”
按照与杨策定下的计划,次日早朝上,皇帝把几个拒绝配合刘宝儿调查的大臣大骂一场。
几个大臣自然不服,又是一番要死要活。
皇帝被怼的脸色铁青,却说不过他们,摔袖子走人,早朝也不开了。
回到御书房便下旨,从宫中选出二十名忠心又机敏的小太监,划出皇帝宫西北角的一片房舍,组建东厂,第一任厂公便是刘宝儿。
三日之后,东厂布置完成,正式挂牌。
大臣们这才听到消息,几位有资格请旨进宫的阁老当时就坐不住了,组队进宫质问皇帝,后宫不得干政是太祖定下的规矩。
“后宫”之中自然也包括太监,任用一群阉人组建衙门,是违背太祖的规矩,是不孝!
皇帝淡淡看着他们,突然明白杨策经常劝他,不必和这些人生气,实在是不值得。
“东厂不在后宫之中?”
“朕管不了你们,又想过过一言九鼎的瘾,弄几个小太监成立个东厂解闷,你们也要管?”
面子固然要紧,但,本来这些人也没把自己这个皇帝放在眼里,要面子只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不如大方说破,自己就是空有其名,没有实质权力的傀儡皇帝。
只能拿小太监过当皇帝的瘾,怎么了?
大臣们顿时语塞。
“陛下,您……”
说什么,说他们没有把皇帝当摆设?
说皇帝金口玉言,言出法随?
万一皇帝借坡下驴,下道不符合他们利益的圣旨,他们接是不接?
皇帝鼻中哼出一声冷笑。
“你们心里怎么想的,朕清楚。”
“朕有什么打算,你们心里也明白。”
“何必惺惺作态,装什么君臣相得,东风西风,谁再胜一筹,各凭本事吧。”
“朕实话告诉你们,建立东厂的原因,就是朕不满你们对朕不恭,故意恶心你们的,你们不同意,一哭二闹三上吊,尽管使出来。”
“大不了朕关了东厂,明日再设个西厂,后日再设个南厂、北厂,不过是换块牌子的事。”
皇帝一口气说完,只觉通体舒畅,登基以来受的窝囊气,都在此刻倾吐一空。
不待大臣作何反应,便命侍卫将人“请”出去。
大臣们被侍卫半扶半架着离开皇宫,整个人都是懵的。
这还是他们几句话便拿捏的死死的小皇帝吗?
怎么有种泼皮破落户的既视感?
“陛下性情大变,不会病了吧?”
“有太祖的规矩摆在那里,那些阉人不敢插手政事,要不还是别管了吧。”
“对,只要不插手政事,陛下胡闹由着他去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