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满腹疑惑却也知道问不出什么,草草陪着吃了一顿饭就散去了。
“秦大人留步”听到有人喊,青寻就停了脚步,转身看去,是屯营参将方超,说起来也是见过面的熟人了。
青寻点点头,“方大人”
“可否借一步说话?”
寻了一块儿隐蔽的地方,方超道明了来意,是来打探消息的,可惜了,青寻怎会告诉他。
青寻摇头表示不知情,方超表示有些怀疑,毕竟她可是吏部尚书之子,贸然出来难道尚书大人不会嘱咐一二?
这个还真没有,此事儿禁了口令的,再说青寻是突然接到领命,她走的时候秦父还在上衙呢,也没时间说。
“方大人,此是我的确不知,事发突然,不过想必这次如此重视的态度,也没什么大问题,小心些就是了”
的确是突然,方超勉强相信了一些,没打探到消息那也就没什么好聊的了。
日行夜停,他们在靠近南洲附近的地方停了下来,彭安让他们听令行事。
……
“殿下,妥了”灰衣男子向房内人汇报。
周敬誉接过密信,用特质的材料点过划开,展开信纸,看清了内容,面上没有露出什么,心里却松口气,按照计划一一安排。
“殿下在吗?”
“呀,是王先生啊,殿下昨儿在清风楼喝了酒头还晕着呢,这不,还在睡呢,有什么事吗?”外面守着的侍卫高声说着。
周敬誉跟正商量着的灰衣人对视一眼,停下说话,竖起耳朵听外面的动静。
王先生隐晦的瞟了一眼房门,很安静,他也笑了笑,道:“没事儿,只是王爷想起来明儿就是南洲每年一次的诗灯节会了,到时候可热闹了,便让在下来问问殿下是否有兴致”
“是吗?如此趣事想必殿下定感兴趣,等殿下醒了属下一定禀告”
王先生点点头,又说笑两句才离去,走之前,再次不经意的看了眼禁闭的房门,眼睛闪了闪。
王佑宏回了镇南王的书房,见王爷正在写字,也不敢打扰,等他停了笔,才回话,“王爷,并无异常,六皇子宿酒未醒”
镇南王听着,心里却觉得有些怪异,半年前六皇子在京与太后娘家侄儿起了争执,弄断了别人的一条手臂,陛下大怒,将他赶了出来,让他去边城,结果六皇子是个不服的,半道转了个弯儿一路向南玩山涉水,他是贵妃之子,众人也不敢拦他,就这样到了镇南边界。
莫非真是来玩儿的?镇南王不敢放松警惕。
翌日的诗灯会果然热闹,六皇子陪着镇南王的云琪郡主走在挂满花灯的街道上,一路上看着她那副模样就觉得心累,明明就是想要引起自己的注意却又装作一副不屑的样子。
“周公子可觉得这儿有趣?”
周公子露出笑脸,还是耐心敷衍着。突然目光划过一侧,有一人带着半张花狐面具,手上拿着一柄墨紫色羽扇,瞟了过来,隐晦的打着手势。
这人……有些眼熟,思索了一番,在护卫军中见过,秦尚书之子。
没错,来此的正是本应在山林待命的青寻,来南洲城奉命保护六皇子。交换了信号,彼此心照不宣的移开眼。
诗灯会热闹极了,漂亮的花灯四处悬挂,美不胜收,等人群散去已是半夜。
“殿下”
周敬誉吓了一跳,被房里突然出现的声音,待人影完全显现出来才看清是谁。
“秦荀前来保护殿下”
“……知道了,多谢秦大人了”
周敬誉不敢多说,免得隔墙有耳,青寻也懂他的意思,等他低声交代了几句,青寻就隐身离去,黑夜沉寂了下来。
三日后云琪郡主邀请了他去城郊的诗会园子,镇南王则因昨日遇到的刺杀在府中休息,刺杀的人手自然是周敬誉安排的,为的也是绊住镇南王,更何况镇南王一年到头总会遇上几场刺杀,也不怕他怀疑。
青寻暗中跟着六皇子周敬誉一起到了诗会的景园,来的人挺多,她隐在暗处看着周敬誉被人围着奉承。这诗会也是紧挨着灯会的时间,为的也是欣赏交流诗集和聚会,这南洲虽临近边界,可玩儿的花样也不少。
周敬誉端着笑,又跟那些大家公子喝着酒,心里默默计算着时间。
“这可是本皇子从南信城带过来的好酒,本想攒到以后喝的,不过听郡主说了今日的诗会,就拿了出来,让大家尝个新意,可不要见怪才好”
“六殿下说笑了,咦?这可是花满醉?”一位公子哥儿端起玲珑酒杯品了一口,有些惊讶。
“果真么?听说这花满醉是采用七十七朵香花,加上秘制的酒曲发酵酿制而成”有人也连忙尝了一下,入口醇香,带着微醺的香气,又回味无穷,让人迷醉,“好酒!好酒啊!”
其他人也听说过这花满醉,不过很少喝过,今儿能尝一尝,自然欢喜。
周敬誉颔笑点头,一边倒酒一边说,“各位喜欢就好,不过这酒的后劲有些大,喝的多了小心待会儿走不动道”
“哈哈,六殿下放心,好酒自得好好品尝,这园子可不小,请人在这儿休息一夜也是可以的”其他人赶紧开口,这等美酒少喝可是亏了,“不若给郡主她们也送些?”
“这是自然,已经送过去了”周敬誉回他,又开始举杯。
酒过三巡,众人已经开始有些醉了,虽是白日,可喝了好酒被阳光暖暖的晒着都有些昏昏欲睡,已有不少人去了客房,周敬誉也随众流,进了休息的屋子。
房门一关上,周敬誉便睁开双目,眼色清明,哪里有一丝醉意,不过还是吃了一颗醒酒丸,接下来是大事,不容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