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祁纫夏从没让李素兰担心过她的学业。
她读离家最近的小学和初中,中考直接以全市第九名进了黎川一中,高考稳稳当当地考进黎川大学的经济学专业。
她是李素兰的骄傲。
“你放平心态,好好去考就是了,”李素兰给她夹菜,“要买什么书看,尽管和妈妈说,妈给你钱。”
祁纫夏的放下筷子,端起那碗热腾腾的鸡汤。
鸡是李素兰起了大早去郊区农贸市场现杀现买的,商户说是自己家散养的土鸡,比超市里卖的饲料鸡金贵不少。
祁纫夏就着碗沿,慢慢喝了一口金黄色的鸡汤,抬头瞥了一眼李素兰。
“妈,我们学院的研究生,只要符合筛选条件,就能报名参加国外名校交流的项目。”
李素兰咀嚼的动作慢下来。
“学费什么的,都是学校出,但是生活费要自理。”祁纫夏只挑重点说,“如果交流期间表现优秀,很可能得到教授的额推荐信,到时候就能申请在那边读博。”
李素兰明白了女儿的意思。
“好呀,你要是想去,妈妈肯定支持你,”她表示赞成,“钱的事情,你不用操心,家里多少有点积蓄。读书的事情,妈妈砸锅卖铁也要帮你的。”
得到母亲的首肯和支持,祁纫夏心中反而生出几许歉疚。
留学所需的花费不菲,虽然家中并无外债,外公外婆也留了一笔财产,但这些年下来究竟还剩多少,她也不知情。
大一的时候,祁纫夏以为家中条件不好,在学校图书馆做过一段时间的兼职,想自己赚点生活费。
后来不知怎么被李素兰知道了。她罕见地动了气,叫祁纫夏无论如何都不许分心,只要管好自己的学习。
于是勤工俭学不了了之。
她还陷在从前突至的回忆里,却听李素兰又说:“你想去哪个国家,哪座城市?如果花费真的很多,我想,要不然去找你爸……”
“不行!”
还不等她说完,祁纫夏匆匆打断,“绝对不行!我宁愿不读,也不会去找祁建洲。”
她的反应十分激烈,使得李素兰不得不赶紧止住了话题:“好好好,不说这个……吃饭吧。”
祁纫夏却吃不下。
她偶尔会猝然意识到一个事实,母亲对祁家的态度,比自己要温和得多。
“妈,”她胡乱地用筷子搅着碗里的米饭,“你就不恨他们吗?”
李素兰捧着碗,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祁纫夏以为她就要开始诉说生活的不易,已经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原理,然而她的语气平静得如同无波古井:“夏夏,等你再长大一些就会知道,恨——是世上最没有用处的东西。”
凝望着面色如常的李素兰,祁纫夏有片刻的恍惚。
那是一张明显经历了时间蹉跎的脸,风霜刀剑,岁月亦会败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