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笃。”
祁纫夏看破不说破,依旧充满风度地敲了两下门。
谈铮无奈忍笑的声音从门缝里飘出:“……进来吧,没锁。”
祁纫夏刚踏进室内,就闻得一阵煎炸香气,走进厨房,谈铮忙碌的身影旋即映入视线。
谈铮家厨房的装修,和客厅等处略有不同,算是整个黑白灰色调的家中,为数不多的彩色聚集地。
尤其是定制的墨绿撞色橱柜,与墙上的布纹手工砖遥遥呼应,增添了不少复古氛围和暖意,开阔到甚至有些冷寂的空间里,终于多了些家的实感。
谈铮娴熟地操作,辗转于岛台之间,最是寻常的人间烟火,也被他衬得质感脱俗,远远观之,简直像电影画面。
——浓郁、丰盈、醇厚。
祁纫夏看得有些失神。
直到谈铮叫她:“来尝一尝,看这咸淡合不合你口味。”
他用筷子挑了一片薄薄的牛肉,蘸少许酱汁,亲手递到祁纫夏嘴边。
“唔……”
祁纫夏咀嚼回味,“正正好。”
谈铮了然而笑,搁下筷子,抬手轻轻为她拭去唇上沾染的酱。
转瞬即逝的动作,他指腹的触感却久久停留在祁纫夏的唇上,如同重复了千万遍。
肌理的记忆有时比大脑好用,它既是记忆的载体,同时又是记忆本身,用最温柔的力度,烙下最深刻的印记。
至少对于祁纫夏而言,谈铮为她在厨房里忙碌的这个傍晚,足够她在闲时回味无数。
“你不仅会做饭,而且居然做中餐。”她扫视岛台,颇为意外。
谈铮稀奇地回头:“我脸上写了‘西餐厅’三个字吗?”
祁纫夏捏着一颗洗干净的土豆,哧地笑出了声。
“我在加拿大读书的时候,实在吃不惯当地西餐,”谈铮一边摆盘,一边耐心地解释,“课程忙起来,也懒得出门吃饭,干脆就自己动手学了。”
“学到最后,我们学生公寓一整层的人,都来找我蹭过饭。他们都说,这是中国留学生独特的社交秘籍。”
一旁的锅里正炖着汤,鲜香幽幽往外冒。祁纫夏虽不知谈铮所言真假,但她深深确定,今天她来蹭的这顿饭,实在蹭对了地方。
谈铮绕过她,去冰箱里放东西,一低头就看见边上放的袋子,显然是祁纫夏带过来的。
“这是什么?”他问。
祁纫夏抿抿嘴:“啤酒。楼下买的。”
下车时,她看见公寓对面开着一家便利店,鬼使神差地走了进去,拎了两瓶啤酒出来。
她没怎么喝过酒,不知自己酒量极限,不过大概是比不上谈铮的,所以只拣了度数不高的款,以防自己喝醉失态。
易拉罐拿在手里,上面的度数标注得清清楚楚,谈铮内心哂笑,想着到底是女孩子在外,选择确实谨慎。
他不露声色,把啤酒放到大理石台面的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