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夸张?”祁纫夏发出惊异的声音,“难怪你厨艺好。”
他一耸肩:“我同学批判我,说我有严重的保守主义倾向,不肯接受新事物,活得像他八十岁高龄的奶奶。”
祁纫夏憋着笑,差点被食物呛到。
心里却在想——
谈铮是个矛盾的人。
他自己承认青春期的桀骜叛逆,却在某些方面奇怪地古板守旧。
但是人的吸引力,多数源于矛盾。
附近有家旅游纪念品商店,赶在即将闭店休息的时间前,两人进门逛了一圈。
祁纫夏看中一只木雕棕熊,风格粗犷,但生动非常;谈铮挑了个牛角形状的摆件,外壳上画着大海和帆船,很有异域风情。
“我要把它摆在我的书架上。”付款的时候,祁纫夏对谈铮说,“你呢?”
谈铮挑眉道:“和你一样。”
普通的陈述句,偏也能被他说出几分暧昧,仿佛两人真就住一起似的。
祁纫夏笑而不语,懒得接他话茬。
回到民宿洗漱过后,时间不早。
窗帘拉得严实,侧耳倾听时,除了汹涌的风,几乎听不见任何来自人间的声息。
这是半岛的一个寻常晚上,浓烈得如同酒馆里畅销的伏特加,却阻碍了困意的滋生。
谈铮按着祁纫夏,用亲吻填充两人身体之间的最后几许间隙,一遍又一遍,完全不知疲倦。
明明滴酒未沾,床头到床尾的空间里,却盛满了醺人欲醉的气息。
没在自己的家里,祁纫夏的声音不太敢放肆,尽量压低而克制,实在忍不住了,索性就抬头去吻谈铮,让那令人脸红心跳的声响,变成两人的共同罪证。
第一个夜晚,就这么有声有色地过去。
观鲸、海钓、吃现捕现捞的海鲜餐、乘坐直升机去库页湖看熊,正常的游玩项目,他们一个也没落下。
出海海钓那天,向导伊里亚和他们见上了面。他本人和视频里几乎没什么差别,神情冷峻,严肃地给祁纫夏和谈铮讲解鱼类品种,以及当地人惯用的烹饪技法。
谈铮运气好,第一竿就钓上来一只大型鳟鱼。直到此时,伊里亚眼睛里终于有了一丝笑意,用俄语为他喝彩,声调好听极了。
在堪察加的第三天,由向导带路,他们开启了托尔巴奇克火山的徒步。
越野车胎碾过寂静荒原,深入火山环抱地带。
这是真正的徒步之旅,穿过丛林之后,还需淌过河滩、攀行过火山坡,才到达营地安营扎寨。
营地区域,搭了十来顶帐篷,几乎都是大小团的游客。既有俄罗斯本地人,也有来自欧洲的游客,各国语言交错混杂,倒是有种别开生面的意趣。
行走在外,同胞抱团是常情。刚歇脚没多久,祁纫夏和谈铮就与营地里另外两位中国游客熟悉起来。
那是一对中年夫妻,因同是户外运动爱好者而相识,说是专程报了北部火山徒步的小型团,来过他们的结婚十五周年纪念。
“十五周年?”祁纫夏微微惊诧,“你们看起来都很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