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县令驾到
谢婶打开门,将言初夏迎了进来。
言初夏道:“不弃公子,我还以为你不要沉烟坊了呢。”
陈庸笑着解释道:“前段时间山匪拦路,出行不便,让初夏姑娘等久了,实在抱歉。”
“听红妆姑娘说,初夏姑娘这段时间业绩彪炳,已经将北庄县可能成为会员的潜在顾客全部招揽过来,如此本事,在下佩服。”
言初夏道:“还是说点实际的吧,下一步你准备怎么安排我?”
陈庸心想,这是多好的员工啊,没有事情做,竟然逼着上司给事情做,绝对的内卷之王。
陈庸道:“既然北庄县的市场已经饱和,我准备去其他县开设分店。”
“刚才正跟红妆姑娘商量新店的地址呢。”
“初夏姑娘来得正好,给我们一些建议。”
言初夏皱眉:“既然要开分店,那为何干脆一步到位,直接开到广陵府去。”
许红妆道:“初夏,你想简单了。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在广陵府有人脉关系,而广陵府的水又那么深,贸然前去的结果就是大败而归。”
“一旦我们在广陵府失败,北庄县的市场我们也守不住。”
“所以眼下最好的法子,还是先开拓其他县城的市场。”
言初夏沉吟片刻,“好吧,你说的有道理。”
陈庸插嘴道:“我忽然想起来,杜家最近有什么动作吗?”
许红妆的脸上,顿时洋溢出了一股幸灾乐祸的神情:“杜家最近被县令大人盯上了,说他们涉嫌假书假契,要追究他们的责任呢。”
假书假契,等于是现代社会的阴阳合同。
虽然大燕朝为了防止民间偷税漏税,制定了一套极其详尽的法案。
但只要是由人来执行的法案,就一定会有漏洞可以钻。
杜家凭借着与曾主簿的关系,长期偷税。少缴纳的税款,两成进入了曾主簿的腰包,四成用来上下打点,确保万无一失。
剩下来的,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曾主簿的脑袋被县令大人收下后,县令并没有着急公布曾主簿的死讯,而是用最短的时间查抄了曾主簿的家。
这样的做的目的,就是想要在北庄县官员、商贾们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提前掌握到曾主簿跟他们勾结的证据。
事实证明县令这么做非常的明智,查抄曾主簿的府邸后,相关的卷宗堆满了县令的书桌,其中记载的内容,更是让县令胆战心惊。
他已经用最大的恶意来揣度曾主簿了,看完卷宗后现,自己还是太过善良。
不过县令也并非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如此多的罪证,若全都按照律法来判决,那么会产生两个后果。
第一个后果是,他能在老百姓的口中,获得一个青天的美名。
第二个后果是,政治生涯结束,生命也将走到尽头。
历朝历代,处理这种大案的最优办法,是抓大放小。
抓住一个最大的,狠命做文章,那些小的看见后,自然就明白怎么做,并且因为县令没有处理他们,还能结下一个善缘。
当然,那个最大的也不能往死里折腾,所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想见。
县令还要在北庄县待两年多的时间,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不排除有些官员,会更喜欢青天的美名,会想要还大燕一个朗朗乾坤。
但北庄县的县令,绝对不是这样的人。
他从卷宗中找到了一个最合适的打击对象,杜家。
将相关证据掌握后,对外公布曾主簿的死讯。
然后把曾主簿与杜家交往的书信,送了一部分给杜家。
杜家直接慌了,哪里还顾得上跟沉烟坊较劲,全部精力都用来跟县令周旋,希望能扛过这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