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是通过收买后汉皇帝的妃子,将其用毒酒毒死,这才将广陵府划归到大燕朝的版图中。
燕高祖觉得这场仗打的实在是窝囊,连带着恨上了城中的百姓,不顾身旁官员反对,毅然颁布了屠城令。
燕军杀了三天三夜,将城中百姓尽数屠杀。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之后数十年,广陵府以及周边区域的反叛,从来没有停止过。
大家都说,是当年死掉的那几万后汉人,冤魂不散,时刻想要推翻大燕朝的统治。
燕高祖驾崩后,燕高宗继位,他一改高祖时期对广陵府的高压政策,转变为怀柔政策。
除了免除赋税以及广开商路这两条政策外,最重要的一条政策就是,吸收广陵府的仕子。
每年的科举考试,广陵府的学子上榜率,都会比其他地方高一些。
安抚好了士族,自然也就安抚好了百姓。
广陵府的学问气息浓厚,诗会这种汇聚天下才子的盛会,也就应运而生。
除了南山诗会外,广陵府还有很多其他诗会,但轮影响力,终究是南山诗会独占鳌头。
到了城门口,陈庸向门侍出示了“公验”以及南山诗会的邀请函。
公验的作用约等于身份证,大燕朝为了保证有效的商业往来,以及稽查行旅,防止逃避赋役、拐卖人口等,实行严格的公验制度。
百姓出门,除了要本人到县里递交书面申请外,还需要有保人。如果出了事,保人有连带责任。
官府严格审查通过之后放公验文书。一式两份,个人拿一份,剩下的一份经官员签字后存档。
公验文书上,要写清外出的事由、申请人的姓名、籍贯、相貌特征等详细信息。同行人员名单,所带奴仆数量、性别,车马等都要一一登记在册。
同时,公验还有时间限制,最长为3o天。如果过3o天还未返回,申请人需要拿着旧公验,前往当前所在地进行更换。
私自放无关人员过关者,守关人员会被判刑。
门侍仔细检查了公验文书,确认无误后,盖上章后还给陈庸。
“有劳。”陈庸拱手拜谢。
入城后,陈庸的第一感觉就是,路真特么宽啊。
这条入城大道,宽度过了二十米,可供八辆马车并驾齐驱,正儿八经的双向八车道。
路面是一块块完整的青石板拼接而成,非常的平整,马车在上面行驶,没有丝毫的颠簸。
道路两旁全是商贩,叫卖声不绝于耳,繁华的气氛扑面而来。
“不愧是广陵府,真热闹啊。”陈小刀牵着马,四处观望,不时惊叹。
他倒是想骑马来着,但入城后庄三木就让他从马上下来。
城中并不避讳骑马而行,可是要分人。
东家陈庸只是个秀才,在北庄县或许还能有点话语权,但在广陵府这个地界,秀才多如狗,举人遍地走,又赶上南山诗会,贡士、进士甚至状元榜眼都可能混迹在人群中,区区秀才,根本上不得台面。
东家都上不得台面,他们这些当下人的,自然就更得低调了。
骑马是万万不行的,只能牵着马走。
陈庸一开始也感觉很新奇,有种在参观横店影视城的感觉。
不过看久了也就乏味了,房屋建筑千篇一律,商贩们叫卖的商品,也没什么新鲜花样,兴趣自然锐减。
“庄大哥,先找个地方住吧。车马劳顿好几天,咱们得好生歇歇,再做下一步打算。”陈庸说道。
庄三木点头:“好的,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