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乾清宫。
“你早就料到会这样?”
老朱问。
“是,”
朱瞻基道,“宁王性急,一旦发现计划暴露,必然会提前动手。”
“所以你故意抓魏贵?”
“正是。”
朱瞻基说,“与其被动等待,不如先发制人。”
老朱满意地点头:“好一个‘借刀杀人’。不过……”
“皇爷爷还有什么担心的?”
“三王造反,”
老朱说,“局势必然大乱。你有把握平定?”
朱瞻基胸有成竹:“请皇爷爷放心,孙儿早有准备。”
“说来听听。”
老朱来了兴趣。
“首先,”
朱瞻基说,“宁王虽起兵在先,但他的粮草补给必须经过长江。”
“所以?”
“孙儿已经让人在上游设伏,”
朱瞻基说,“一旦他过江,后路就会被切断。”
“那齐王和肃王呢?”
“他们的兵马虽多,”
朱瞻基冷笑,“但早被孙儿的人渗透。到时候……”
“内部瓦解?”
“正是。再说……”
朱瞻基顿了顿,“真正的高手还没出场。”
老朱眼睛一亮:“你是说……”
“于谦已经带兵埋伏在淮河一带,”
朱瞻基说,“只等宁王的主力过江。”
“好!”
老朱拍案,“这步棋下得妙。”
“不过……”
朱瞻基突然正色,“还请皇爷爷助孙儿一臂之力。”
“京城虽有重兵把守,”
朱瞻基说,“但难保不会有人趁机生事。还请皇爷爷坐镇京师,以防不测。”
老朱大笑:“你小子,是怕我出去添乱吧?”
朱瞻基也笑了:“孙儿不敢。”
“放心去吧,”
老朱说,“京城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