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方兄过来找我有何事?”
夏辰笑着开口问道,明知故问。
“今天白天在藏书阁,听到夏大人所说的那几句话,但我感觉豁然开朗,但还有一些不能够明悟,因此特意过来请教!”
方之如起身,认真开口。
“哈哈坐下!”
夏辰抬了抬手让方之如坐下。
他喝了一杯杯中酒水,然后撇了撇嘴,这中品碧玉酒真是寡淡无味,太难喝了,他默默放一下酒杯。
笑着开口:“儒家次圣的思想是一个人要向外求,向天地万物求,通过研究天地万物,理解他们的运行规律,从而得到做人的道理,得到天地本质的大道,这即是你儒家的格物致知。”
方之如听到这赞同的点了点头,他下定决心要将整个藏书阁的书籍全部看完也是受到了这种启发,将天底下的道理全都看完,自然能够搭建属于自已的思想体系。
“但我认为,道与理不在外物,而在自已的内心,我觉得,向内求更加重要!”
夏辰声音轻柔,可在场所有人若有所思,但又似懂非懂。
其中方之如和许星辰眼眸最为明亮,其次是夏玄恪……
“人只需要不断的向内求索,反省自已的本心,便可明悟道与理,这便是我所说的心即是理!”
夏辰这句话完全的突破了儒家次圣的思想,突破了他的思想体系框架,下层的这句话主张通过自我觉知直接把握道与理,更加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当你注重向内求时,明悟世间诸般道与理之后,便要做到……知行合一!”
夏辰声音略微停顿,声音依旧平静,可这平静的声音在众人心头却如轰鸣雷声一般炸响。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仿佛有着无穷的魔力,推开了另外的一扇门,那一扇门一直在那里,众人看得见它经过时却一直将其忽视,仿佛永远看不到,没有任何人发觉。
但今日夏辰带领着众人走到了这扇门前,认真的告诉大家,只有这扇门才是通往道与理的大门,这扇门才是正确的大门!
“何为知行合一,我举个例子,你知道要孝敬师长,感谢恩人,你知道这些道理,这些都是知,可仅是知还不够,还要行,用实际行动孝敬师长去感恩恩人,否则的话你便是没有真正的悟透。”
这个道理很简单,可这世间能够真正知行合一的人却寥无几,人们总是善于知晓道理,但在行动上却永远不够,永远无法做到。
“要是想要一个人真正达到一定境界,知行合一还不够,还要……致良知!”
夏辰再次抛出三个字,这三个字相比于前面两句话,要更难理解,众人的目光都不由望向夏辰。
陆鸣神明亮并且带着复杂,他是坚定的儒家次圣格物致知思想的追随者。
原本他是想反驳夏辰所阐述的思想的,可当夏辰说出知行合一时,他便陷入了沉默,一直在静静的体悟这句话。
“何为致良知?”陆鸣第一个忍不住开口问道。
“良知是一个人内心先天具备的道德判断力,是是非善恶的本能认知,便他没经过教育,他也能朦胧的感受到何为善,何为恶,这便是良知,致良知便是通过不断去除邪恶贪欲等遮蔽,恢复良知的澄明见性,保持内心的纯粹,依据自已纯粹的内心行动。”
夏辰声音在每个人耳边响起,陆鸣和方之如这两个从小接触儒家次圣思想的人已经呆在原地,整个人的思想观念都差点被彻底颠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