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氏拿出手帕,擦着女儿脸上的泪水:“阿娘知道,泠儿你想和离,必定是早已思虑清楚,既如此,你便放手去做吧。”
“那平妻之事,我与你阿爹,本就心存不满,那崔钰又如此不珍惜你,既如此,那这桩不合意的婚事,便到此为止吧。”
梁氏说到此处,看着女儿,心头更痛。
当初她便不想女儿嫁入侯府,可女儿喜欢,她们做爹娘的,也不好做那棒打鸳鸯之人。
女儿出嫁后,她听过不少崔钰待她极好的传言,梁氏本以为是自已与夫君看走了眼,也暗暗庆幸当初并未执意阻拦。
可后来女儿回府的次数越发的多,梁氏便忍不住试探,女儿虽每每都否认,但梁氏还是看出了其中的怪异。
只是薛泠好似不曾发觉,所言也并非假话,她也只好安慰自已想多了。
直到不久前,听说崔钰执意要娶平妻,梁氏便知道自已的女儿必定是受了许多委屈。
女子出嫁从夫,薛泠又并未回娘家说些什么,她与夫君,也不好上门讨要什么说法。
现下听到薛泠说和离,梁氏第一反应除了心疼,便是欢快,又怎么会觉得薛泠此举是任性妄为。
父亲母亲对薛泠说的全是心疼抚慰之言,那么多的言语中,一句责怪都没有。
薛泠更觉惭愧,也更坚定了与崔钰早日和离之心。
“……泠儿,此事,你可与婆母提过?”
薛泠摇了摇头:“婆母待我极好,我还不知如何向她开口。不过泠儿已经与崔钰商议过,此事由他开口,泠儿再表达自已的决心。”
诚意伯有些惊讶:“这般说来,崔钰答应与你和离了?”
梁氏也是:“你已经跟崔钰说过和离的想法了?莫不是他这次不来参加你阿弟的大婚,便是因这事恼了你?”
“并非如此,和离之事,他已经答应我了,也已经与我签了和离书。”
薛泠说罢,将和离书拿了出来:“他昨日未来,想来是被公务绊住了手脚。况且,他也无甚资格恼我。”
梁氏接过和离书,看到女婿已经在上面签了名,更是震惊,她忙看向诚意伯:“夫君你看。”
“阿娘、爹爹,你们可还记得昨日太子殿下说的赏赐之事?”
梁氏自是记得,不过眼下薛泠和离之事更为重要,她才未提:“记得。”
薛泠将陆雨薇买通帮手从中误导山贼绑她之事言简意赅说完:“……阿娘、爹爹,如今是我和离的最好时机。”
梁氏却是大惊:“你可有受伤?”
“阿娘,我无事。那日太子殿下的人一直跟随,我与太子殿下里应外合,将山贼一举拿下,并未受伤。”
诚意伯也明白了昨日为何太子会出现在伯府,他将薛泠的和离书放下:“原来如此。”
“既然泠儿你已下定决心和离,那便去做吧,你的院子,你阿娘每日都派人去打扫。”
“谢谢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