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陛下不得意李阳杰这人,还有沐春云,家中是书香门第,也比那6拙更合适。”
姬玄左听听右听听。
高俅说的这几人,都是与他高家走的近的几个家族的公子。
能够通过殿试,从两百多名考生当中脱颖而出,并把试卷摆在他的面前。
确实是格外有才华。
但姬玄片不满意高俅这样狗眼看人低。
便冷声冷语道:“按照高大人所说,那朝中便不能有寒门出生的官员了?”
“什么时候大梁朝中有这样的规定?我这个九五至尊的皇帝怎么不知情?”
“况且,高大人的思想何时如此迂腐?”
“朕反倒觉得,偏偏是这寒门子弟才能重塑朝纲新风。”
高俅见姬玄把6拙捧的如此高,当即便面露不屑。
“陛下恐怕是太抬举此人了,老臣可是听说,他这么风华正茂的年纪,为了搞仕途,让八十老母还在带病供他考试。”
“这样只贪图名利,而不在乎孝道的人,怎么能担任大职?”
质疑6拙家世不行,变换了个造谣的方法。
姬玄冷道:“那6家是老来得子,而6拙正是要考取仕途,将来孝敬老母,今日看来,6拙确实有这个能力。”
“并不是他不孝,只是对自己的才华十分自信罢了。”
“哼,要不是这次科举考试重启,这个6拙怎么可能有考中的机会?”高俅不屑的脱口而出。
这也算是间接承认了,之前的科举考试,他都有用手段进行干预。
这6拙便是一个。
于是姬玄叹息了一口气,“这科举状元是6拙凭实力争取到的,这状元郎的身份也早就是他的囊中之物。”
“是他的便谁也抢不走,也不是朕能决定的。”
邹平正也跟着道:“陛下重启科举考试,便是想要杜绝不正之风,高相国这样做,岂不是与陛下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吗?”
这关键之话终于有人说出来了。
见又是邹平正在其中插了一脚,高俅气的牙痒痒。
但邹平正才是户部尚书,他才管着朝廷各官员的任免。
连户部尚书都没觉得不妥,看来这事就要板上钉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