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处虽然有人开始节衣缩食,但还没流传出什么灾情。
这时候就开始设粥棚,那就是纯粹博名声了。
但林锡也不生气,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好,别人挣名声,他就可以坐享其成,府衙也能少出些粮食赈灾。
双赢。
不,加上灾民的话,是三赢。
哦对,还有朝廷,是四赢。
大家其乐融融,都得了好处,没什么不好。
慈善这种东西,就如同君子为人,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好人。
“额……”
常坤想了想,恍然道:“我想起来了,大人,听说是萧宅设的粥棚,那个张宗宝带着家丁在边上晃悠呢。”
“萧宅?”
林锡明悟:“是萧老弟啊?”
“报……”
这时,门外有小吏跑来。
常坤退到一边,与林锡隔开一段距离,在下面的人面前,他还是想保持住自己师爷的风采的。
不能那么谄媚。
“进来,有何事?”
小吏道:“方才萧宅的家丁来了衙门,说是在白水河设了粥棚,希望衙门给予支持,照例派捕快辅差等去维持秩序。”
“哦?”
“知道了,你下去吧。”
林锡道:“我会派人去的。”
“是,大人。”
小吏退下。
常坤笑道:“大人,真是巧了,正说着呢就来了。”
“萧老弟还真是慧眼如炬,看出今年会有灾情,现在已经开始设粥棚……只是他才刚起家,能经得起这样的损耗吗?”
可别小瞧粥棚。
一天下来,少说得花十几两,这还是一个粥棚的损耗。
而随着灾民越来越多,一个粥棚肯定不够,既然要名声,那就不能半途而废。
在朝廷反应过来,开始赈灾之前,这部分损耗都得由萧宅承受。
“大人的意思是?”常坤最懂林锡,作为幕僚师爷,他可以不懂政务,但人情世故和防备他人暗箭之事,他很擅长。
“既然已经有人设了粥棚,那官府自然不能落后,咱们也设。”
林锡道:“不过要谨慎小心,防备那些混吃喝的烂人,一经现严厉处罚!”
做了多年县令,这个最接地气的官儿,也是最小的官儿,林锡是距离老百姓很近的。
也就更懂,什么叫人心人性。
许多人平时都是好的,可一旦有便宜可占,就成了坏人。
“可是大人,没这么早的先例,现在就开始设粥棚,会不会被人说是沽名钓誉,故意收买人心呢?”常坤小心翼翼地道。
林锡不屑道:“今时不同往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