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考题后,苏阳略过论、判、诏、诰、表等题目,直接看向诗赋的要求——
本场考试,要求赋诗一,不限格律与韵脚,但对题材与内容有要求,要求是“以景明志”,或“以景喻情”。
另要求填词一,限题材为“美人”或美人相关,限词牌为“菩萨蛮”,限平韵为“楼字韵”,限仄韵为“碧字韵”。
考题上还贴心附带了“菩萨蛮”的词谱:
中平中仄平平仄(碧字韵),中平中仄平平仄(碧字韵)。
中仄仄平平(楼字韵),中平中仄平(楼字韵)。
中平平仄仄(碧字韵),中仄中平仄(碧字韵)。
中仄仄平平(楼字韵),中平中仄平(楼字韵)。
其中,“平”、“仄”指的是文字的声调,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为,“平”为第一声调、第二声调,比如师(shī)、石(shí)。
“仄”为第三声调、第四声调,比如使(shǐ)、世(shì)。
“中”,则表示可平可仄。
而备注了(楼字韵)、(碧字韵)的那个字,其韵母必须与楼(1ou)、碧(bì)的韵母相同,韵母相同,就叫做“押韵”。
总结来说,古典诗词每个字的声调,都必须符合平仄的要求,还要注意句末的押韵,还要注意诗句的完整性、连贯性,还要借此营造意境、表达思想情感……其难度之大,非一般人不能胜任,这就是所谓的“戴着镣铐跳舞”。
能出口成颂的人,都是人才,比如七步成诗的曹植……
苏阳看完所有考题后,便在脑海图书馆中匹配合适的诗词,作诗填词很累的,他的原则是能抄就抄,抄不了再自己写。
不然放着那么大一个金手指难道不用?
匹配诗词之际,他手上也没闲着,先将考题与答卷收起,放在凳子上,再将桌面空出来,准备做饭。
只见他从布包中取出一只小火炉,放在桌上,再放入木炭引燃,当炭火猩红时,再取出一只沙煲架在上面。
倒水、放米,直至闷出一锅香喷喷的米饭。
苏阳这边的响动,渐渐引起了附近考生与号军、监考官的注意。
白米饭的清香,在空气中肆意飘荡……不过这还好,同一条考巷中,还有几个熬粥的,米饭香混合着粥香,相对之下,苏阳这边就不太突出了。
这位仁兄又煮了干饭?不过,看他今天这架势,应该是用酱菜配白米饭吧?这样也好,不会影响到我们……考生们心中暗道。
号军、监考官等,见苏阳没像前次那样“惊天地泣鬼神”,心里也是一松,在苏阳号房附近转了几圈便抬脚离开。
苏阳没理会他们,见米饭已焖熟,便用毛巾将沙煲取下,随即,又从布包中取出一只小号的铸铁锅,架在小火炉上。
趁铸铁小锅加热的时间,他又从布包中取出一个油纸包,展开后,里面居然是一斤左右的精品五花肉。
这些肉已经过处理,比如焯水汆烫什么的,并切成了一个个小长方块,这是为了方便下锅,同时也为了方便通过“搜捡”。
待锅烧热,苏阳用筷子夹起一小块五花肉,在锅底均匀涂抹,直至煸炒出部分油脂。
热锅热油,爆出“滋啦”“滋啦”的声音,热油四溅,一股青烟以肉眼可见的度升起,浓郁的脂肪香味儿爆炸般向四面八方扩散。
握草!
附近的考生们面色齐齐一变,那个神人又开始了!?
对面,那位六十多岁的老者,以及老者左右两边的考生,不约而同都对苏阳怒目而视,他们手里的馒头瞬间就不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