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城。
一处没有悬挂招牌的酒楼露台上,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背负着双手,面沉似水的盯着街道上乱作一团的百姓,以及少许身着鸳鸯战袍的明军士卒。
早些时候,城外突然传来了若有若无的嘈杂声,随后不待骆思恭等人有所反应,便见得数十名身着鸳鸯战袍,手持兵刃的士卒大摇大摆的闯入城中。
与想象中"烧杀抢掠"不同,这群明显是"哗变"的士卒,竟然没有将刀剑对准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而是整齐划一的朝着城中的粮店而去。
凭借着手中明晃晃的兵刃,这群士卒轻而易举的便是获取了粮店中所剩不多的粮食,令得城中本就人心惶惶的百姓愈绝望。
所有人知晓,那群粮食是宣府城中最后的存粮,也是他们得以苟延残喘的关键。
可面对着士卒手中明晃晃的兵刃,人多势众的百姓也不敢有所反应,只得将这群士卒团团围住,任凭为的将校百般叱喝,就是不肯让出道路。
从始至终,往日那些吆五喝六的差役巡检都不曾露面,被百姓们寄予厚望的老爷们也是没有半点反应。
双方人马就这样彼此对峙,谁也不肯让步,空气中充斥着一触即的紧张感。
骆思恭知晓,这种看似平衡的局面随时有可能打破,毕竟城中百姓虽然人多势众,可对方却是手持着兵刃的士卒,更别提他们还有源源不断的"援军"。
就当骆思恭打算表明身份,强行"入场"的时候,其耳畔旁便是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
"大人,城外军营的哗变止住了!"
不多时,便见得一名脸上充斥着惊喜之色的番子气喘吁吁的跑到了骆思恭面前,将刚刚探听到的消息告知给面前的锦衣卫指挥使。
兴许是消息过于重大,纵然沉稳如骆思恭也不免错愕了少许,方才反应了过来,随后便一脸惊喜的朝着身前的番子问道:"此言当真?城外军营的哗变止住了?"其声音中满是激动,胸口也在微微起伏着。
"卑职岂敢胡言乱语。"
"军中刘千总临危不乱,杀人立威,平息了军中的哗变。"
事情紧急,那名番子顾不上跟自己的上官解释太多,只得简单扼要的将来龙去脉讲明。
听得此话,骆思恭的脸上方才露出了一抹恍然之色,难怪距离脚下的这群士卒进城已有一段时间,可想象中的"援军"却是迟迟未到,竟是城外军营的哗变被解决。
对于自己心腹口中提到的"刘千总",骆思恭心中也有些许印象,知晓其曾是宣大总兵杨肇基的心腹亲兵。
杨肇基于大头赴任当天,便借口"换防"之名,将宣府镇的几名将校调离,改由其几名心腹担任。
如今看来,杨总兵这是有前车之鉴呐。
"好,好。"
知晓脚下这群"乱军"士卒没有了援军,骆思恭的心中便是平添了不少底气,默默估算了一下自己麾下番子的人数,盘算着待会"入场",胜算会有几何。
正在此时,又是一道急促的脚步声猛然于众人身后的酒楼传来,犹如一记重锤,重重的敲在众人的心头之上。
回头望去,现几名锦衣卫番子正簇拥着一名骑士,神色匆匆的上了二楼露台。
"大人,奉圣谕出京的精锐骑兵到了,已然行至宣府城外十里,等候指挥使大人吩咐。"
为的番子一边说着,一边将身旁的骑士引荐给骆思恭,那名骑士也是赶忙自怀中掏出一枚堪合,递给面前的锦衣卫指挥使。
闻声,骆思恭先是一愣,随后便是迫不及待的接过了身前骑士递过来的堪合,草草的扫视了一眼,便是一脸迫切的说道:"快,将此间消息告知给城外的周总兵,让他们即刻领兵进城平乱。"
前些天的时候,他便接到了京中消息,言说神枢营总兵周遇吉以及在紫禁城"哗变"中立下表现抢眼的黄得功各领两千骑兵,不日便能赶至宣府。
虽然天子的旨意是让这群骑兵在城外震慑,方便他锦衣卫查案行事,但以眼下的形势来看,军营哗变的乱象定然不会单单生在宣府城外,若是再不当机立断采取措施,怕是局面就没有办法收拾了。
更何况,这群士卒竟敢堂而皇之的哗变,其背后定然有"大人物"撑腰,更别提脚下这群士卒目的如此明确,对于城中的其余店铺皆是无动于衷,直指几家粮店中所剩不多的存粮,这些人是想要整个宣府搅乱。……
更何况,这群士卒竟敢堂而皇之的哗变,其背后定然有"大人物"撑腰,更别提脚下这群士卒目的如此明确,对于城中的其余店铺皆是无动于衷,直指几家粮店中所剩不多的存粮,这些人是想要整个宣府搅乱。
"是,大人。"
听得骆思恭的命令,周遭的几名番子没有半点迟疑,转身便是朝着身后的楼梯而去,步履匆匆。
反应过来的骑士也是草草的冲着骆思恭行了一礼,便消失在其视线之中,他也要返回军中复命。
望着逐渐消失在视线之中的众人,骆思恭有些苍老的面容也是露出了一抹狠辣之色,那群躲在幕后的商人当真是狗胆包天。
不但随意闭市,惹得百姓人心惶惶,还打算蛊惑军营哗变,令得宣府镇彻底大乱。
这些商人是狗急跳墙了?
"儿郎们,随我平乱。"
望着街道上正在紧张对峙的双方,骆思恭不由分说的便是脱去了罩在身上的黑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