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后世声称极度富强的宋代也无例外。
国库里无资金,就什么都办不成。
然而,大秦自有国情在此……
驿道能停吗?
灵渠能停吗?
绝不能停!
没有驿道,那在历史大秦北击匈奴的二十万大军,恐怕连粮食都运不到。
至于进攻百越更不用说了,丛山野林,毒蛇瘴气!
大秦的勇士再怎样英勇,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平定百越之地。
灵渠必须得修。
否则五十万人的战争后勤,不可能跟。
再有就是万里长城,骊山陵墓,阿房宫……
这其中任何一项都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宏伟工程!
也意味着极度消耗民力。
但历史的秦皇依然没有停……
要的是南北战役是军功贵族派系往爬升的唯一路径,历史的秦皇想停也停不下来,【亡秦者胡】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就间接绑定了驿道和灵渠两项全国工程。
万里长城则是九州龙脉之一。
为了中华永世计,也停不下。
而骊山陵墓从秦皇即位之初,一直修了数十年,更加停不得。
或许唯一能停的……就只有阿房宫了。
“夫子,如果假设北方的匈奴在一年之内被清除了呢?”
扶苏有点不愿认输,他继续说:“这样的话,驿道可以暂停,同时将北方二十万的长城军队调回来平叛压制反叛军!”
“无效的。”
江白平淡地表达:“哪怕你成功压制了叛乱,军队和贵族阶级在来年还是会积极寻找战斗,以消耗那二十万【军武产能】!”
“既然北边已被平定,北方之北还存在楼兰等地。”
“征服了楼兰,接下来还有西域,孔雀王国,古巴比伦帝国,马其顿王国……”
“那时候,大秦的军功贵族将会巧妙地计划向西寻找战争。”
“总的来说,除非帝国崩解,否则征战不会停止!”
“然而,大秦的按杀数刑赏制度已被废止,这也就意味着通过军功升官的途径不能保证是公正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军的战斗能力将迅减弱。”
“我觉得,别谈西征了,可能在楼兰还未平定,秦国就将被沉灭在九州的火海之中!”
……
用未来的视角看,西征似乎是个极其激昂的行为。
其实,
这是彻头彻尾的不可能的任务。
因为大秦在本质依然是一个农耕文明阶段的国家。
稻麦种植尚未能广泛传播。
民众种植的主要是玉米,一年一个收获季节。
生产力会限制大秦的征战距离。
至于为什么游牧民族的元朝能够进行西征……
没办法。
草原民族就有这个自然的优势,他们自身就能持续迁徙。
而且在迁徙过程中,
成年牛羊还会繁衍出幼小的牛羊,兵员放牧两不误,也因此解决了军队的后勤供给问题。
只要不进入沙漠地区。
有水有草就能生存,
游牧民族可以不断西征,理论甚至可以打到大海的尽头。